11月26日22时31分,内蒙古年第一个亮相于央视的地方影像方志——《中国影像方志奈曼篇》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这部长达四十分钟的专题片,从历史到人文,从远古到现代,用影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奈曼旗灿烂的文明进程,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中国影像方志奈曼篇》完整版视频↓↓↓
39:56《中国影像方志·奈曼篇》解说词
历史悠远,文脉千年。
文武兼修,农牧相融。
天地苍茫中,黄沙漫卷下,是生命舞动的奇迹。
林荫花海间,童声笑语里,是城市蓬勃的生机。
这里是奈曼,
时间的长河静静流过,
记录下这个城市最为动人的传奇故事。
目录:考古记地名记地理记发展记文化记当代记后记
拨开历史的尘埃,黄金面具已沉睡千年。
面具上清秀的眉目,丰润的唇角,勾勒出一位少女温婉柔美的容貌。
面具用薄金片捶击成形,造型及做工堪比古埃及金字塔中,法老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
神秘面具究竟蕴含了怎样的文化密码?面具背后的主人,又有着何等显赫的身份呢?
年6月,奈曼旗青龙山镇斯布格图村,当地工人在施工作业时发现一座墓葬,这里正是黄金面具出土的地方。
沉睡了千年的墓门被推开,一个盛世王朝的秘密也由此被揭开。
这座砖砌墓全长16.4米,全墓由墓道、天井、前室、东西耳室和主室六个部分组成,墓道呈阶梯状斜坡式,两侧有彩绘图案。
时任奈曼旗王府博物馆馆长的敖秉权,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墓门打开时的情景。
(同期)
敖秉权:把土一挖开,壁画就出来了。哎呀,我们看着那个壁画啊,太漂亮了。画得呢,一个是好,一个呢是相当讲究。
绘画采用契丹传统的写实风格,展现了浓郁的草原风情。
主室的内壁有木护围墙,这是辽代王室贵族墓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主室的中心位置,有一个祭祀台,在祭祀台后面的棺椁上,并排躺着两具尸体。他们就是面具千年来的主人。
(同期)
敖秉权:最惊讶的就是靴子和帽子,和身上的金丝网络,面具是金的,有光泽。
墓中出土的随葬器物多达3227件,精美绝伦的白玉、琥珀和玻璃器皿,显示出了墓主人尊贵的身份。
经过勘察,考古人员在墓室里发现了一块保存完好的墓志铭,原来这就是辽代陈国公主和她的驸马萧绍矩的合葬墓。
为了巩固疆土,加强统治,辽国分别在五个不同的地区建立了都城,史称辽代五京。
可公主为什么没有被葬在五京,而是葬在奈曼了呢?
公元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龙化州城东金铃岗燔柴告天,建立辽国,龙化州就位于今天的奈曼旗西孟家段村。奈曼可谓是辽朝的龙兴之地。
辽建国后,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两大族系世代通婚,后族萧氏凭借其特殊的政治地位,拥有了自己的领地。
公主墓以及附近萧氏家族墓群的发掘,充分证实了当时位高权重的萧氏后族,已将辽国的龙兴之地——奈曼,作为自己的领地之一。
公主墓营造于辽国的鼎盛时期,精心修建的墓室,精致奢华的随葬品,都充分显示出,辽国是一个疆域辽阔、具有文化包容性的王国,以至于当时的北方和西域,一度只知有契丹而不知有宋朝。
契丹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视野,就在于他们长久处于奈曼这个农牧文明融合的区域。吸收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于是得以成就了一个鼎盛的王朝,拥有了灿烂的文明。
那么,见证了辽王朝辉煌历史的奈曼,又是因何得名?这座城市又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呢?
“帝之麾下有为乃蛮部人所掠者,帝欲讨之。”
《元史》中记录的这段发生在多年前的战役,为奈曼地名的由来埋下了伏笔。
杭爱山,古称“燕然山”,是蒙古高原海拔最高的区域。
公元年,逐渐崛起的蒙古部铁木真,在举行了庄严的出征祭旗仪式后,号令全军,挺进杭爱山。
在前方等待他的,正是乃蛮汗国的军队和他们的国君太阳汗。
早在远古时期,在唐努山北面的谦河上游,有八条支流,统称为乃蛮木连,居住在这里的部落被称为“乃蛮部落”。
在不断的征战中,乃蛮部落的势力逐渐壮大,到12世纪末,已从一个小部族发展壮大为乃蛮汗国,并成为铁木真统一草原的最后一道障碍。
双方在纳忽山崖展开了激战,太阳汗因过分轻敌而战败身亡,命运的轮盘从此发生了逆转。
公元年,草原各部推举铁木真为全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
公元年,成吉思汗再次打击了乃蛮的残余力量,使乃蛮汗国彻底灭亡。
(同期)巴根:成吉思汗征服了乃蛮部落以后呢,乃蛮部落的一个史官,这个人叫塔塔统阿,他是通几种文字,成吉思汗就让他创制蒙古文字。
因为欣赏乃蛮汗国拥有深厚的文化和忠贞的良将,成吉思汗于是将自己蒙古部的一个属部命名为乃蛮部,以示纪念。
此后,蒙古乃蛮部跟随成吉思汗征战四方、建功立业。
16世纪中叶,蒙古乃蛮部在达赉逊库登汗的带领下,迁居到今天的“奈曼旗地”。
在奈曼的这片土地上,虽然一直都有不同的朝代和民族在这里生存,但之前并无清晰的界域和确定的命名。
自蒙古乃蛮部到达之后,这里的界域轮廓才基本形成,乃蛮部领地的地名被称为“乃蛮”,这就是今天奈曼旗的前身。
公元年,女真部首领皇太极亲率大军征讨明朝。在权衡利弊之后,蒙古乃蛮部首领衮楚克,率领乃蛮部归附了皇太极。
公元年,皇太极称帝,将所属外藩蒙古各部划定为“旗”,乃蛮部根据谐音改为“奈曼旗”。
乃蛮自清代以后被统称为“奈曼”,并一直沿用至今。
奈曼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而这些珍贵的遗存,就成为了人们解读奈曼地理特征与环境变迁的关键密码。
公元年,北宋名臣苏颂奉旨使辽,庆贺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生辰。
苏颂从北宋都城汴京出发,一路向北,进入辽境,最终到达辽帝冬季行宫所在地——广平淀。
眼前所见,迥异于汉地,却让苏颂心生歆慕,他提笔写下《契丹帐》,这首著名的使辽诗歌:“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这与《辽史·营卫志》中记载的广平淀别无二致:“…四望皆沙碛,木多榆柳。其地饶沙,冬月稍暖…”
正是因为宜居宜行,广平淀才会被辽帝钦选为冬季行宫,在这里议政、讲武,接受八方朝贺。
多年后,奈曼旗文联顾问刘中秀追寻苏颂的足迹,又一次来到广平淀。这处辽国冬季的政治中心,如今已被沙海覆盖,辽帝叱咤风云的场景完全无迹可循。
(同期)刘中秀:奈曼这一块沙漠啊,它底下的地层结构,就是咱们看到的这样。最上面这一层黑土,我们当地都管它叫辽土层,上面就有很多辽代的遗物。这就是从这个地表上捡的,辽代的瓷片,里面挂着釉,这种釉是辽瓷当中最常见的。
广平淀是奈曼土地大面积沙化的一个缩影,可是,早在八千年前,原始聚落却在这里开启了古老农耕文明的先河。
在奈曼境内,有10多处兴隆洼文化遗址,20多处红山文化遗址。
虽然这些文明在夺目的绚烂后,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文明的种子却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源远流长。
那么,奈曼的沧桑巨变究竟起于何时?又缘于何因呢?
面对这些疑惑,刘中秀希望找到谜团的答案。
在奈曼南部海拔-米浅山丘陵地带,横亘着一条“土龙”,它就是被确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燕长城遗址。
对照中国古代长城的线路和我国毫米等量降雨线,不难发现这两条线高度重合。
实实在在的地理界线,使长城这条人为的防御工事,客观上成为了我国农牧业生产的分界线,南望平川沃野,北去大漠辽阔。
奈曼位于古燕长城沿线,既宜牧,又可扩耕。
可是,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又使奈曼成为一个生态环境的脆弱地带,土地极易沙化。
据史料记载,在辽代后期,契丹人由于过度屯垦,这里就开始出现表土裸露、风吹起沙的情形。当金朝控制这一地区时,沙害已经十分严重。
“屋边向外何所有,唯见白沙垒垒堆山丘。”——《莫州道中》周昂(金代诗人)
在此后的几百年中,奈曼的土地状况,在人与自然的博奕中每况愈下。
如何在这片脆弱的沙地上开辟出一条生态发展之路?成了摆在奈曼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奈曼旗中部的沙地上,高高地竖立着一座瞭望台。
赵学勇带领大家登上瞭望台,从这个位置,可以清晰地看到流动沙丘的恢复效果。
瞭望台的所在地,就是中科院寒旱所奈曼沙漠化研究站。
上世纪70年代,奈曼成为了科尔沁沙地,土地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80%的人都居住在沙区,森林覆盖率不足10%,风沙严重危害到农田、道路、房屋和水系。
飞沙扬砾、黄沙漫天。生态的恶化,一度使奈曼成为国家级贫困县。
由于科尔沁沙地腹地的自然状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中科院于是批准在奈曼旗建立研究站,进行沙漠化过程研究和防治技术研发。
上世纪70年代末,朱震达等一批科学家受中科院的委派,乘火车来到奈曼。
通过实地考察,朱震达根据沙子的运动规律,对近地面风沙流高度,进行了准确的量化。这项研究成果,从科学原理上为草方格更大规模的推广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全国防沙治沙标兵”宝秀兰的记忆中,最早,她和村民们主要的治沙方式就是种树。但种树成活率较低,成为了宝秀兰和村民们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
(同期)宝秀兰:最大的难度就是怕刮风,不管它扎根子是有多长,它都连根子、连树、都刮出来了。
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正好解决了村民们的燃眉之急,奈曼开始推广更先进的草方格固沙技术。
在百万公顷的流动沙丘上,村民们用编织的秸秆和柳条扎下地网,有效地固定住了流沙,并大大提高了种树的成活率。
至今,宝秀兰还会和妹妹用沙子来炒制糜子,这道平凡的美食蕴含了她对治沙年代的记忆,也总会让她回忆起科学家们和村民们曾经一起携手走过的艰苦岁月。
年,奈曼的治沙成果终于在国际上获得了的认可。
(画面出字幕)联合国环境署与粮农组织联合颁发的“拯救干旱区土地成功业绩奖”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奈曼站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与责任。
(同期)赵学勇:我们碰到比流沙固定更大的问题,就是农牧民对这个生活水平的这种期望,还是高于这个地方的土地承载力,单纯地做生态恢复呢,就不如同时考虑农牧民的发展,和他的生活条件的改善,那么这样的话,可能更有利于促进这个区域的发展。
从实验室中,可以观测到不同气候变化条件下,沙生植物的生长。
(同期)赵学勇:这就是科尔沁沙地的一个主要固沙植物,小叶锦鸡儿,它的生长状况比较好。
环境的变化促使科学家们运用新的治沙策略,去寻找更多适宜在沙漠中种植的植物。
赵学勇脚下的这片区域,就是当年朱震达留在科尔沁沙地上设计的实验项目,仅仅二十年过去,这片区域就出现了以榆树为标志的稀树草原的景观。
(同期)赵学勇:它无形之中告诉我们,非常好的趋势,只要我们管理得当,那么这个退化的区域,仍然能够在二十、三十或者是更长一些的年份之内,能够恢复到这种景观,这是一种希望。
年前后,奈曼的生态环境开始实现了全域逆转。奈曼的森林覆盖率已从70年代,危害最严重时的5.9%达到了现在的30.81%,土地沙化面积从62%减少至40%左右。
放眼望去,一片片规划有序的乔木林、灌木林郁郁葱葱。
奈曼的治沙过程为中国的沙地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年,中国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第一次实现了逆转。年,中国提前实现了荒漠化土地零增长的目标。
画面:截止年,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1.04万平方千米,转变为目前每年缩减平方千米;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平方千米,转变为每年缩减平方千米。
科学家们和奈曼人民并肩携手,凭着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谱写出了一曲沙退人进、勇往直前的生命赞歌,也由此拉开了奈曼城市生态发展新的序曲。
年3月,法国巴黎库尔布瓦市会展中心,法国中国内蒙古文化周系列展正在这里举办。
来自奈曼的50幅版画作品集体亮相,恢弘壮美的大漠气势,浓郁热情的蒙古元素,瞬间惊艳世人。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名为《神灯》的作品,创作这幅版画的,就是奈曼版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乌兰巴拉。
乌兰巴拉和版画的缘分,是从童年开始的,启蒙老师就是他的父亲宝石柱。
宝石柱,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同时也是奈曼版画创作的先驱者。
奈曼旗王府博物馆,至今收藏着他依据图片创作的大型泥塑《收租院》,个人物形象,被他塑造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宝石柱走上艺术之路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因家境贫寒,一开始,他只能在寺庙里学习绘画,但凭着聪颖与刻苦,很快他就显露出了超群的才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宝石柱被安排到了旗文化馆工作。
在乌兰巴拉的记忆中,父亲是慈父,但更是严师。正是在父亲的谆谆教诲下,乌兰巴拉,正式走上了版画的创作道路。
(同期)乌兰巴拉:对我父亲来讲的话,对我们子女是非常严格的。你画得再好,不说。画得他满意了,轻轻地一笑,证明你这画就成功了。
奈曼版画最大的魅力,就是可以运用版画的刀法木味之美,来展现家乡的淳朴民风,记录家乡的发展变迁。
乌兰巴拉经常会鼓励自己的徒弟,将家乡独特的自然美景,融入版画的创作之中。
奈曼怪柳是大自然特别的馈赠,随四季变换显示出不同的美感,春夏时绿意盎然;秋冬时苍凉肃穆。徒弟王秀春在老师乌兰巴拉的指导下,将怪柳的姿态刻画得形神兼备、苍劲有力。
只有融入了对艺术真正的热爱,才会产生最纯粹的作品,也才能打动更多的人,这样的赤子之心,同样传承到了奈曼孩子们的心中。
奈曼的很多学校,都已将版画创作引入课堂,并定期邀请名师,对学生们进行指导。
清澈的眼神,映出的是,孩子们对于艺术的渴求。指尖的触碰,传递的是,手艺人对于匠心的,坚守与传承。
在旗政府支持下创立的奈曼版画创作培训基地,已成功将版画打造成为奈曼的一张城市名片,在不断地传承与创新中,奈曼版画立足当代,走向世界。
除了版画,这种现实与艺术相结合的方式,还被乌兰牧骑歌舞团融入到歌舞创作中。
舞剧《绿之魂》,就生动地再现了奈曼人民,与茫茫沙海相抗争的场景。
奈曼人把对这片土地的深情眷恋,融入到创作中,他们用艺术向世人讲述着,奈曼的往昔与未来,也传递着这个城市的情怀与温度。
六月,宝古图沙漠公路,晴空万里,骄阳似火。
又到了飞播种草的季节,笔直的公路上,小型飞机正蓄势待发。
(同期)刘杰:飞播今年已经第三年了,裸沙部分逐渐变小,绿洲越来越大。
装入草种、检查好飞机安全,飞播志愿者刘杰戴好头盔,准备起飞,他和他的朋友即将把新一批的草种撒入沙漠。
从空中俯瞰奈曼,飞播过的区域已经植被泛绿、沙漠固化,这让志愿者们的内心充满了自豪。
当紧张的飞播工作结束后,刘杰总会带着家里的小朋友,前往生态公园游玩。
生态公园此时迎来了,一年中最明媚的季节,绿树成荫、碧波荡漾,宛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映入眼帘。
这座风景秀丽的生态公园,曾经是沙丘的所在地,至今这里还保留了少量的沙地,供孩子们嬉戏玩耍。
生态公园似乎是,奈曼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在营造绿色生态模式的同时,也适当地保留了沙地,作为自己的发展特色。
在白音他拉苏木沙漠的凹地里,也有一块平整葱翠的沙漠绿洲。
随着科技扶贫政策的实施,以及衬膜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曾经雁过不回头的沙丘,早已从沙地变成了良田,年产优质大米数百万公斤。
在沙地种植水稻,不仅改善了当地百姓的生活,也改变了沙地贫瘠、缺乏养分的状况。白音他拉苏木,这块曾经“富饶的草甸子”,如今正在恢复,它一百年多前,湿地草原的模样。
除了令人称奇的沙漠水稻,沙地葡萄、沙地西瓜、沙地苹果,也成了奈曼沙地农业的形象代言。
每到沙地西瓜成熟的季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便会蜂拥而至,他们带来的是订单,带走的是这片沙地,所创造的种种奇迹。
沙子成了奈曼发展经济,最重要的资源,用沙子制作的透水砖,已经销售到了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并被使用在了鸟巢和水立方中。沙地工业每年使用原沙将近万吨,年产值二十亿左右。
奈曼充分运用效益型生态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当地特色文化产业,和沙漠旅游业,走上了一条“点沙成金”的发展道路。
每年,宝古图沙漠,都会举办中国东部最为盛大的,沙漠越野赛事——中国·奈曼国际越野群英会。
在这场越野爱好者的,超级赛事里,各种精彩纷呈的比赛轮番上演。
但最令人难忘的,还是蒙古族“男儿三艺”——赛马、摔跤和射箭比赛,传统文化让这片沙漠迸发出火一样的激情。
而另一扇古老悠久的历史之门,在奈曼旗最重要的人文建筑——奈曼旗郡王府徐徐打开。
奈曼旗郡王府是内蒙古仅存的,一座清代蒙古王公官邸,如今已成为了,奈曼旗王府博物馆。
博物馆中馆藏的4多件文物,向游客们传播着奈曼的悠久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人们也在这里找到了,热爱这片土地的文化根源。
通过几代奈曼人不懈的拼搏与奋斗,这个曾经的沙区小镇,终于变成了一座美丽宜居、山明水秀的沙海新城。
古老的燕长城,见证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烽烟;巍峨的老道山,延续了千年不绝的文脉传承,散落于荒烟蔓草间的文化遗存,诉说着不同民族的兴衰成败,缓缓流淌的老哈河,讲述了荡气回肠的美丽传说。岁月的磨砺,使这座曾饱受风沙洗礼的古城几经浮沉,最终再塑辉煌,历久弥新。
(片尾字幕)
从全面治沙到生态用沙,奈曼坚持生态立旗不动摇,奈曼,这座古老的金沙之城,正在书写着新的历史篇章。
▲向上滑动显示更多内容
《中国影像方志》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旗县级文献记录节目,该节目从中华文明的角度解读地方志、从地方志的角度彰显中华文明,以局部展示整体、以地方表达中国,从而为时代讴歌,为人民立传。《中国影像方志奈曼篇》在央视的播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