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青龙镇有一个小山村名叫斯布格图。年6月的一天,这里的村民们正在修建水库,推土机的声音轰轰不断。突然,施工停了下来,推土机似乎挖到了一些十分坚硬的东西,有村民仔细一看,竟然发现是一些年代久远的大青砖,还有红颜色的壁画。难道这是一个古墓吗?村民们立刻将这个情况报告给了当地的博物馆。当时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博物馆工作的希木德急忙赶到了现场。经过勘测,这是一座辽代古墓。说起由契丹族建立的辽代,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但是杨家将和辽国萧太后对阵沙场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历史上契丹人建立的大辽王朝曾一度雄霸中国半壁江山。然而,强大的契丹民族在历史上仅仅活跃了多年便神秘地消失无踪。这座辽代古墓的发现或许可以揭开神秘的契丹王国面纱。然而已经有着多年考古经验的希木德却没有那么兴奋,原来在当时已经发现的所有辽代墓葬中,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个完整的没有被破坏过的古墓。希木德认为这座古墓十有八九也被盗掘一空,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所有的考古队员们都惊呆了。就在墓道的清理工作完成后,考古人员惊喜地发现墓门外的封门砖居然完好无损,这就意味着墓葬也许从没受到过破坏。
当墓道两壁上的壁画出现在考古队员面前时,他们更是欣喜若狂。契丹人特点大眼珠子,黑胡子,小平头。他牵着马,穿着蓝色衣服,整个马就是全部武装了,马笼头,马嚼子,马鞍子,整个全套非常漂亮。墓室里的壁画再次证实了考古队员的猜测,墓主人的身份应该就是契丹的贵族。而任何一座没有被盗墓贼光顾过的辽代贵族墓,都可能是一次轰动世界的考古大发现。考古人员在内蒙古发现的这座古墓和众多其他朝代的古墓相比并不算大。但是,当考古队员们打开墓门之后,数量庞大的陪葬品却震惊了每一个进入现场的人。希木德后来回忆道,他甚至连脚都不敢迈下去,因为地上到处都是前所未见的奇珍异宝。鎏金银冠,金跨带。金荷包,金针筒。且不说那些金银制品如何华丽精美,光是耗费十几公斤的黄金白银就让人惊叹不已。更为叫人震撼的是墓葬出土了极为罕见而精美的古玻璃器皿,因为类似的古玻璃制品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一共珍藏不超过30件,而这墓中竟然有七件。除了精美的玻璃器皿让人惊艳不已,古墓里还出土了造型花样繁多的玉制品,这些玉器的制作工艺都来自于中原地区。从这些丰富的陪葬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契丹民族的经济强盛和各国交通往来文化互通。古墓当中如此琳琅满目的稀世珍宝,它们的主人到底会是谁呢?
当考古人员进到主墓室后,他们看到了从未见过的一幕。当考古人员进到主墓室,并没有看到墓主人的棺椁,只见一块5米见方的石台上平躺着两具遗骸,这两具遗骸用银丝包裹,头上顶着鎏金的银冠,脚上踏着簪花的银靴,浑身上下布满了金银珠宝,更令人诧异的是,他们的脸上都带着纯金的面具。从古至今,给死者佩戴黄金面具这一做法并不多见,通常这些面具的主人身份都很特殊,这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被视为古埃及文明象征的法老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考古人员相信,在我国内蒙古草原出土的这两个黄金面具,它们的主人身份也必定非同一般。考古人员希望这两件绝无仅有的黄金面具可以透露出他们主人的信息,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让他们死后也要同穴。从黄金面具精美的做工来看,这里埋葬的很有可能是皇亲贵族。很快,考古人员在墓室里又找到了证据。考古人员在墓室里发现了许多精美的龙凤纹饰随葬品,这是只有皇族才能使用的图案。然而在这些透露着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精美宝物上,却没有任何记录他们身份的文字。
根据以往的考古经历,皇族的墓地当中应该都有记载墓主身世的墓志。只要找到墓志,黄金面具下的秘密就可以揭开了。考古人员在这座辽国古墓当中找到的墓志,墓志的盖子上用小篆清晰的写着故陈国公主墓志铭。这短短的八个字让考古人员再次陷入了茫然中。契丹人建立了大辽王朝后,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曾参照汉字先后创造了两种契丹文字,直到灭亡前契丹文字一直都在被使用。可为什么陈国公主的墓志铭不用契丹自己的文字,而是用汉字。最令人疑惑的是,墓志无论从形式还是周围的纹饰图案都与汉人的墓志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墓志铭盖子四周刻画的十二生肖的图案也是身着汉式装束。难道黄金面具下的这两个人不是契丹人而是汉人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考古人员之前的所有推测都要被推翻。可是陈国公主墓位于内蒙的通辽地区,年前这里可是大辽帝国的腹地,汉族公主的墓葬怎么会出现在契丹人的领地中。
考古人员在内蒙古的一个小村庄发现了一座古墓,专家们原以为这是迄今为止保存的最为完整的辽代古墓,然而他们却在墓葬当中发现了写着汉字的墓志。那么墓主人到底是什么身份?他为什么拥有神秘的黄金面具和数不清的宝藏?大家迫切的想要揭开墓志的盖子,看看里面的墓志铭究竟记载了什么?可是,他们再一次遇到了难题。辽代好多墓志用的一种石料叫我们叫砂岩,这种石头就是在湿的时候特别酥,潮湿。泡得很多年以后一碰就掉,就是掉渣一碰就很酥的那种,就像沙子,当时还不敢打开。考古工作者就是一直反正挺好奇,也不能打开,就看陈国公主这到底是什么人。几个月的耐心等待,潮湿的砂岩终于彻底风干,考古人员这才小心翼翼打开了墓志,终于看到了墓主人陈国公主的真实身份。关于公主的身世,墓志是这样记载的,公主姓耶律氏,先漆水人也,景宗皇帝之孙。秦晋国王与正妃萧氏之女。景宗是辽国第五位皇帝,他的皇后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与杨家将对阵的辽国萧太后。而陈国公主正是萧太后的孙女。萧太后被描述成为一个专横阴险的女子。然而实际上萧太后与北宋定下盟约,结束了两国之间长达40多年的战争。在萧太后摄政期间,辽国也迎来了文化和经济最为强盛的时期。萧太后十分推崇汉文化,因此,在她的孙女陈国公主的墓室里有着与汉人墓葬形式中完全相同的墓志,还有众多体现着中原文化的陪葬品。
而陈国公主死后仍带上制作精美的黄金面具,拥有数不清的金银财宝做陪葬,足以证明当时的辽国经济强盛。那么和陈国公主合葬的人又是谁呢?根据墓志记载,和陈国公主合葬的人正是他的驸马萧绍矩。萧绍矩也是契丹的大贵族,根据出土的牙齿和头骨作鉴定,驸马去世的时候只有30岁左右,而公主年仅18岁就去世了。令人不解的是,陈国公主和驸马都贵为皇族至亲,辽史为什么对他们没有任何的记载?陈国公主和驸马的死,会不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当时,契丹族内部权力斗争异常激烈,许多人都死于非命。不过,根据墓志记载公主和驸马确实是因病而死。在陈国公主死之前,当时的皇上辽圣宗去看望过她,并且召太医为她选灵方服良药,只可惜公主最终大限难移,年仅18岁的公主到底得了什么病,连太医都救不了她的命呢?在仔细研究了驸马和公主的身世之后,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新的线索,驸马萧绍矩是萧太后的侄子,而陈国公主是萧太后的孙女,也就是说陈国公主嫁给了自己的舅舅。这段在今天看来不符合伦常让人无法理解的婚姻,在当时的契丹族内部却十分盛行。萧姓的后族几乎跟皇族耶律姓几乎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姓。这两大姓构成一个辽代的统治阶级上司。由于后族的身份高,这导致公主下嫁到只有耶律姓跟萧姓的通婚,只有这两个性质是规定的。
根据辽史记载,辽国所有的皇后都姓萧,为了保住萧家在辽国的政治地位,甚至连陈国公主的奶奶萧太后和辽景宗都是近亲结婚。根据考古学者的研究推测,陈国公主和驸马的婚姻存在的时间可能不会超过两年。这段短暂的婚姻和公主之死是否有关系,今天我们已经是不得而知了。然而专家推测,很有可能就是这种奇特的皇族婚姻制度导致公主18岁就早逝。契丹黄金面具下的陈国公主夫妇,不但是自己的舅舅和外甥女近亲结婚,他们的父母也是甥舅婚。这种亲上加亲的婚姻虽然对皇室的政治稳定有好处,但是对他们的生命和健康是一个定时炸弹。我们今天都知道近亲结婚会导致后代夭折率和患遗传病的机会都大大提高,近亲结婚导致的最常见的遗传病就是血友病。患上这种病,皮肤只要轻微的受伤就会流血不止。可以想象,如果陈国公主患上的是血友病,即便她生活在医学发达的今天也同样会早逝。巧合的是,同样拥有黄金面具的埃及法老图坦卡蒙也在18岁就英年早逝。学者们普遍认为他的死因很有可能也是因为近亲结婚,古埃及的王室认为只有同族结婚血统才纯正。图坦卡蒙的父母就是兄妹关系。科学家在对图坦卡蒙的木乃伊进行检查后发现,他的腿在死前刚刚骨折了。如果他不幸患有血友病,就会因为外伤流血不止而死亡。同样都是出身皇家,都是在18岁都英年早逝,连死因可能都相同。
时至今日,不论是陈国公主还是图坦卡蒙的墓葬,都为人们研究逝去的古老文明点亮了一盏明灯。而陈国公主和驸马的金面具也和代表古埃及文明的法老的金面具一样,成为了契丹辽文明的标志。可是陈国公主和驸马为什么在死后要带上神秘的黄金面具,这个十分罕见而又神秘的藏族背后还有什么深意呢?陈国公主墓和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墓葬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且他们在死后都带着一副黄金面具。在埃及人的观念中,给去世的法老带上黄金面具既能再现死者生前的威仪又能让神灵认出是法老的灵魂帮助他复活。那么陈国公主去世之后,为什么也要带上神秘的黄金面具呢?从陈国公主墓中的黄金面具重现天日的那天开始,关于她的各种争论和猜测就没有停止过,有人说黄金面具可能是皇家婚礼御赐的嫁妆,也有人说黄金面具可能是萨满巫师的身份标识,还有人认为面具可能来源佛教对契丹人的影响,要回答这些疑问,还要从契丹人早期的丧葬习俗说起。
生活在大草原上的契丹族是游牧民族。自古以来,他们就逐水草而居,打鱼狩猎,他们的衣食住行也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以至于死后都要将自己归还给自然,因此产生了契丹人独特的丧葬习俗树葬。树葬指的是人死后并不马上埋葬,而是将尸体放在树上任其自然风化,等尸体风干后把尸骨重新捡起来埋葬。可是我们在陈国公主墓中却看到了截然相反的场景。墓室,尸床写着汉字的墓志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在前面我们说到辽国的萧太后对中原文化十分的推崇。随着辽国文化和中原文化的逐渐融合,辽国的丧葬习俗也受到了中原汉人的影响,在陈国公主的墓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和金缕玉衣十分相似的东西。金缕玉衣是汉代一种奢侈的殓服,身穿玉衣下葬的人手中一般还要握着玉璜等宝物。而在这座辽代墓葬中,陈国公主主和驸马身穿银丝编织的网络,手中还握着两个琥珀,这两种丧葬习俗确实有相似之处。然而在中原的文化中并没有在遗骸上覆盖黄金面具的葬俗。考古人员仔细观察之后发现陈国公主夫妇带着的黄金面具上周边还有一圈小圆孔,里面还有残留的银丝。也就是说金面具和银丝网络很有可能是配套使用的葬具,他们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考古人员推测,虽然随着文化的融合,契丹人逐渐开始使用中原人的丧葬习俗,但是他们并没有死后立即入土为安的观念。辽代的丧葬有一种特殊的习俗,它的尸体不会立即进行埋葬。他要放一段时间,有的放的时间非常长,三五个月甚至到一年到两年。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石房子村,在历史上被称作祖州。这里是辽国的开国君主耶律阿保机祖辈生活的地方,在这里有一个神秘的石头房子。当地的考古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后,认为耶律阿保机去世之后并没有被立即下葬,他的遗骸当时就被放在石房子供人祭拜,时间长达一年之久。陈国公主在死后也同样没有被立即下葬。从陈国公主的墓志铭上我们可以看出,公主死于开泰七年,也就是公元年的3月7号,而她与驸马合葬的时间是当年的闰4月,中间相差了近两个月的时间。
或许是为了让这些皇亲贵胄在死后以保持尊严,他们的面部被覆盖上了黄金的面具为了防止遗体在停放的过程中腐烂风化后变得散乱。人们还专门编制了一种金属网络,这样在入殓时骸骨就不至于散乱。陈国公主墓是迄今为止唯一幸存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的辽国契丹皇室墓葬,它的意外出土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神秘古国的大门。陈国公主墓一共出土了多件文物,温润的玉器,华美的金银器,晶莹剔透的玛瑙,今天的我们仍然为千年之前先人的精湛工艺所折服。当辽国灭亡之后,契丹人也随之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使得这个民族越发的神秘。随着众多文物的出土,人们得以透过这些珍宝,遥望消失千年的马背王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