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早晨的味道充满了烟火气

文/孙树恒

我爱上了呼和浩特(青城),喜欢这里的“小吃”。

就是喜欢青城这样的“早茶”。

当一轮太阳升起在青城高高的楼顶,把天幕照亮。

那是沉睡的胃和味道的记忆复活了。

那种苏醒,白天和夜晚,那最初的古城的传说。

在破晓的曙光中,青城的风,很少刮抉和刺骨,总是赞颂每个季节。

唤醒了旷野和神灵,同样也唤醒了,天南地北的人。

自由而包容,分享城市的温暖。

那灶膛里微暗的火,案板上的肉、菜、面,热腾腾的蒸屉,飘逸着香味。

为欲睡欲醒的人们讲述者,不停地述说......

是味道和温饱的隐喻。

在大街小巷,时间的光芒始终照耀着过去。

一个焙子,一碗羊杂碎,一两烧麦,就是早晨的青城。

第一次吃焙子,“烧饼”口味太重,吃不了,“烧心。”

第一次吃羊杂碎,油腻,不如老家的“羊汤”。

第一次吃烧麦,“来半斤”,“啊,一两八个,呼市的包子真实惠”。

焙子的白面,羊的杂碎、烧麦的羊肉馅和淀粉皮,都是塞北草原的特产。

咸淡辣皆宜,妈妈的味道,令人迷失在一团古城的香里。

每次急匆匆上班时,路上买一个辣焙子,边走边吃,似火,燃遍全身每一个毛孔,走过轰轰烈烈的一天。

每次宿醉醒来的早晨,一碗羊杂碎,所有愁肠宛转的污垢都会抽离出身体,又是一个仗剑天涯的旷达男人。

每次远行归来,一两烧麦,就是黎明的一缕阳光,执手相看,沉沉高天阔,展开斑驳酥软的胸膛,怀抱所有的美好。

美食和风味都让人魂不守舍。

当一个个人走进小饭馆,那闪动红光的脸,又消失在城市的深处。

此时我依稀看见了,没有理由遗忘的先辈和智者,其实是他们为古城创造了尊严和特有的名片。

我喜欢青城,那是因为我生活在一个兴盛时代,每一部口口相传的史诗都传颂着城市的故事。

当然,我歌唱过幸福,那是因为我目睹

异地他乡的人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安乐窝。

是的。我也看见过哭泣,那是因为高楼林立和道路拥堵,利镞穿骨。

牧民的羊群已经失去了丰盈的草地,不知道明天几头牛马会去哪里?赖以生存的草原越来越远,越来越小。

我思忖,那是因为我的“早点”,绝不仅仅是为了温饱本身。

远望南北朝《敕勒歌》诗里的阴山,追随“将军衙署”东去的云彩,祈求“三娘子”建的大召寺的香火,听如意河边晨练老人的轻松爽朗的笑声,是不是萦绕着浓重的葱姜味和浓厚的烟火气?!

甚至苦难,甚至悲悯,甚至幸福,舌尖上的味道,

把所有人引向尘世,却从未赋予抵达宿命的途径。

依旧芳香,无论岁月如何消逝,花朵开过,美味留了下来。

生活本不高雅,变幻的命运,偶然的风

吹冷手指,那就紧紧相握,留住城市的根。

记忆是温暖的,不会那么轻易地被时光抛弃,而是比时光还要久远。

并喃喃自语:怎不忆青城。

古城几多雅韵风流,几多古老的事物,或许是命运,或许是灵魂的默契,瞬间会重新激活。

品味,与秀华吃烧麦,与建华吃羊杂碎,与爱人吃辣焙子……

焙子涨价了,羊杂碎涨价了,烧麦涨价了,

那一定要喝一壶始终免费的砖茶,沉醉在一碗茶里,清香四溢,让人回味无穷。

浮华的世界,有太多的东西,

重新找回生命和生活的真实。

城市的日新月异,却在眼睛里闪烁。

在我的眼中,青城有蓝天、白云和流水以及花草,还有美味,这是不是一种永恒。

如果吃一个焙子和一碗羊杂碎,一上午都是充实的;

那么像旧城的老人,一两烧麦,喝一上午茶更是惬意的。

秀华回老家买药材了,建华去锡盟搞项目了,爱人旅游去了……

此时,我独坐在城市的街头,吃一个焙子夹三个烧麦,一碗羊杂碎。把一杯茶水看成世界,风,抱着马头琴为我独奏。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供职阳光保险内蒙古分公司,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西部散文家学会会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