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沙地上,远远望去,一个巨大造型别致的门楼首先印入眼帘。据介绍,这是内蒙古(奈曼)经安有色镍基合金新材料项目工地正在建设中的大门,带有休闲观光功能。往里面走,工地上崛起了一大片联排的厂房。一群又一群头戴红色安全帽,身穿白色工装的工人们正在忙碌着。
企业副总经理于少华指着东侧的一片工地对记者说:“明年,这里将诞生第一块不锈钢。”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图1:经安有色镍基合金新材料项目工地
据介绍,经安镍基合金新材料项目占地亩,该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18条镍铁合金生产线,生产线全部采用国际上先进、环保、低耗工艺。项目于年9月份开工建设。总投资亿元,其中一期投资50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可新增镍铁合金产能近万吨,可实现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实现人稳定就业。
图2:企业致力于做大做强
生产不锈钢,一直以来,是奈曼广大党员干部追求的目标,也是我市五大产业集群的重要构成。经安公司成立了党支部,目前有9名党员,组织委员王佳林是一位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长得十分帅气。他急匆匆从工地上赶回来,说起项目建设来,他对企业的前景信心十足。他说,通辽市提出加快建设经安镍基合金项目,抓好上下游项目配套,建设高品质特殊钢、高性能不锈钢制品等高端有色金属产业基地,打造百亿级镍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我们以优质的营商环境引来优质的企业。这里,将是百亿级镍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有力的支撑点。
不锈钢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就在该项目区的不远处,内蒙古和谊镍铬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厂区高大的厂房林立。年3月,记者曾经走进这家企业。隆隆机器的声音震耳欲聋,工人们正在紧张地生产。生产线上是一条红色的铁流在流淌,最终冷却成一块块黑色的“镍铁”。一辆巨大的铲车将这些“黑家伙”过筛,然后卸到工厂的指定地点。这些“黑家伙”就是不锈钢的前身,投产后经过特殊加工工艺最终变成“不锈钢”。
图3:经安公司党支部宣传栏
奈曼已经实现“镍铁”的生产目标,目前正在由“铁”向“钢”的转变。一片沙地,即将成为培育“不锈钢”的摇篮。奈曼旗的党员干部们也有着不锈钢一样的品质,有韧性,耐腐蚀,他们奋力夺取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双胜利。
废料是这样炼成电的
图4:源怡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厂区
从经安镍基合金新材料项目建设工地出来,记者又来到源怡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工地,同样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该项目于年建立,始终是建建停停。年,该项目大炉子终于点燃了第一把火,奈曼人也终于实现了十几年生物质发电的梦想。
项目负责人张磊对记者说:“企业用林业三生物和农业三生物作原料,实现热电联产。”在源怡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巨大的原料库中,黑灰色的木屑堆积如山。
张磊带领记者走遍了项目工地。“一公斤的生物质可以生产一度电。原来,这些东西不是扔掉,就是烧火了,挺可惜的。如今投入到这个大炉子里,变成电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远方,废物变成了宝贝,我感到很自豪。”
图5:源怡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工地
在操控室里,屏幕上显示着红红的炉火。“我们一共点燃了三把火,第一把火是在年8月5日,第二把火是在年的11月25日,第三把火是在年的4月1日。三把火,预示着企业红红火火。”源怡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值长杨成立翻开厚厚的记录本说。
很久以前,记者就曾经来过该项目的工地。工地上水泥柱子高高地挺立,孤孤零零地挺立在沙地之中无人理会。一下子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听说这个项目终于盘活了,心里同样很是兴奋。杨成立说:“点燃第一把火的时候,我非常地开心。我期盼着企业能够愈来愈好。公司现在吸纳就业人,大部分是本地的人,他们都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的梦想。”
图6:源怡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原料库房
说起公司遇到的困难,张磊坦言,企业目前主要是原料经纪人缺少资金购买粉碎设备,对企业的原料收购造成一定的影响。还有就是发电的热水目前还是白白地闲置着,他希望热电产生的热水能够为城市的供热尽一份力量。
同行的旗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胡建国介绍,张磊是一名多年的老党员,他主动投身企业的发展建设,梦想是成为新能源领域的拓荒者,消化掉广大农村的废弃物,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助力。
十四五规划是这样形成的
图7:昂乃村制定的十四五规划
8月里的奈曼大地骄阳似火,项目区工地上一派繁忙的景象。言谈中,当地党员干部都表示,虽然疫情对企业施工有影响,但是眼下一定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
从繁忙的工地上走出来,驶进两边都是碧绿玉米地的乡间公路,立刻就感觉一片阴凉。同行的旗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胡建国说:“奈曼旗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党支部的引领下,乡村振兴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大了。今天,我带你去昂乃村,是我们基层党支部的一面旗帜。”一边说着,就来到了昂乃村。只见整个村庄干干净净,树木繁茂。在村民之家前面是一排造型别致的公示栏,上面陈列着危房改造等项目。照片里满是村民们幸福的笑脸。
村党支部书记刘建伟一见到记者就说:“我们昂乃村制定了十四五规划,我们的未来一定要实现大发展。”说着,他把“昂乃村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申报表”给记者看,上面写着“人畜分离项目占地亩,规划户,每户6亩。水、电、路、围墙等”、“6处(牛、羊单独规划)3个自然村每个村2处”……一边说着,村党支部书记刘建伟带记者来到了养牛大户陈彬的育肥牛基地。
图8:昂乃村养牛户陈彬乐了
今年51岁的陈彬,面色黝黑。他的养牛基地是在村外,目前有大小牛22头,一年出栏7头左右。一见到记者就说:“原来牛粪的味道太大了,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我搬迁到了村外养牛。这里的空间大,牛比较舒适,增肥长膘比较快……哈哈”。牛出院、树进村,让乡村美起来这一目标,昂乃村已经列入了十四五规划。
在攀谈中,刘建伟也直面“牛出院、树进村”面临的困难。他说村里发展空间比较小,村外都是草地与林地,政策不允许。还有养牛户在村外用电也比较困难,多数养牛户都用发电机发电,电压很不稳。虽然面临一些困难,但说起“牛出院、树进村”来,刘建伟信心十足。他表示,村党支部在十四五期间将致力于把牛都搬出院儿,实施绿色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大目标。
来源:通辽日报
编辑:李子阳
审核:于洪峰
王爱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