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万物萧条,但是在奈曼旗大沁他拉镇,到处弥漫着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气息。这个科尔沁沙南缘小镇,正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在深入实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道路上跨步前行。进入北哈沙图村的蔬菜暖棚,顿时进入了春的世界,带着露珠的通红的柿子,翠绿的黄瓜,鲜嫩的油菜……种植户们穿梭其间,繁忙劳作的火热场面与棚外的冰天雪地形成天壤之别;昂乃村的养殖小区内又是另一番景象,“哞哞”声此起彼伏,牛群们在温暖的棚舍里,悠闲地吃着草料,外面的天寒地冻丝毫没有影响它们的膘肥体壮;同样是养殖小区,在先锋村,刚刚入驻小区不久的京蒙帮扶的只澳洲种羊已慢慢适应了这个陌生的环境,欢实的互相嬉闹着,它们将成为带动先锋村42户贫困户和集体经济的“致富羊”……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旺则农村旺。大沁他拉镇立足本镇实际,以优化产业布局,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协调发展为立足点,科学规划,按照发展区域将全镇分为城镇郊区、平原区和沙区,各区域按实际情况,打造环城绿色瓜菜产业基地及劳务基地、经济林产业基地、养殖基地及饲草种植基地,走出了一条各具特色的产业化之路。奈曼旗有人口43.6万人,仅大沁他拉镇城区人口近8万人,每天全旗需各类蔬菜3万公斤,年需各类蔬菜万公斤。长期以来,奈曼旗蔬菜有60%左右的是靠外地供应,也就是说,奈曼旗每年从外地购进蔬菜万公斤。针对市场供应缺口较大这一实际,大沁他拉镇抢抓机遇,充分发挥大镇近郊村屯种植蔬菜历史较长、经验丰富和销售便利等优势,按照一村一品目标,把近郊的光明、双合、北哈沙图等14个村分别建设成茄子、黄瓜、大葱、白菜等绿色蔬菜专业村;围城发展大镇城区居民的绿色菜园子,围绕旧棚改造和闲棚利用,适度增加日光温室和春秋大棚,稳步扩大裸地蔬菜种植面积。今年,种植裸地蔬菜1万亩,实施低产田改造亩,新增设施农业亩。建成兴隆地村农业科技“育繁推一体化”设施农业示范区,启动建设光明村设施农业小区,服务城区的周边“菜篮子”工程逐步升级。依托芥菜加工企业,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土地集约化经营新模式,扶强做大芥菜、萝卜等订单种植,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打造绿色瓜菜产业基地。大沁他拉镇针对教来河沿岸西甸子、舍力虎、德隆地、太平、护桥、海拉苏等嘎查村近3万亩低产林、次生林地块,土壤适合开发经济林,农民对经济林栽培与管理相对熟悉的情况。依托兴隆庄果树基地的技术优势和可观的经济效益的拉动,循序渐进地开发改造低产林、次生林,全镇新增经济林亩,打造道力歹村亩果树栽植精品工程。建设古柳、沙日勒吉台、昂乃、北哈沙图、兴隆庄等村沿线果树带,全镇经济林总面积达3万亩。大沁他拉镇在抓好传统养殖业的基础上,重点把模式化养殖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挖掘沙区庭院和草牧场优势,改变传统粗放养殖方式,通过采取以奖代投、争取项目扶持等措施,扶持壮大养殖专业村17个,昂乃养殖小区成为全旗规模化、专业化基础母牛养殖示范区。新、改建棚舍4.5万平方米、窖池4万立方米。加快推进畜牧业“良种”繁育工程,牛羊存栏达到20.6万头(只)疫病免疫率达到%。种植优质牧草和青贮8.8万亩,为养而种、种养结合、“产加销”一体化产业链初具雏形。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实施,会有更多的农牧民从土地中脱离出来,从事其它行业。因此,大沁他拉镇不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目前,大沁他拉镇每年向外劳务输出1.5万人以上,其中旗内输出占60%,要从事建筑、餐饮服务业、运输等行业,旗外劳务输出占40%。今年,劳务输出已达到2.2万人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余人次,组织农牧业科技培训余人次,劳务产业带动人均年增收1元以上。寒风挡不住发展的脚步,如今,大沁他拉镇借助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劲东风,用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设计规划着新的发展目标,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冲天干劲进一步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来源:中国通辽网编辑:李子阳审核:王爱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638.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