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收,让奈曼旗青龙山镇平房村村民吕文学感觉省心又省力。收割机开进了他家的一块面积约15亩山坡田里,一阵穿梭过后,枯黄的玉米秆被吞没粉碎,金黄的玉米则从舱中倾倒而下,装了满满一车斗,尽显“不凡身手”。
“原本人工七天干完的活用机器半天就干完了,农机真是给我们农民带来了方便!”吕文学感慨地说。
吕文学的话反映了村民们的心声。从前,所有村民都像他一样,几乎没有享受过机械化收割带来的便利。只因平房村位于青龙山镇南部浅山丘陵地带,大部分田地都是山坡田,且零散不成片。给耕种和收割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这种现状在村里十分普遍,严重制约了平房村朝着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村党支部书记王守君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一户多田在我们村特别常见,甚至有一户土地分散四十多块儿。”他心里明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机械化,传统的人工种植收割已经逐渐被时代淘汰,因此,王守君计划着“两步走”的发展策略,一是成立一个农机合作社,让村民使用农机更加方便;二是将全村土地进行进一步整合,将每户的零散田地集中连片,方便机械化收割作业。王守君说。
说干就干。依托于年成立的由平房村党支部领办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框架,积极组织本村和周边的村屯的农机驾驶员加入,来为村民提供播种、收割等农机服务。平房村农机合作社应运而生,截至目前已经有17台农机加入。
“我种一百多亩地分在三十多处,没合作社以前雇农机没人愿意来,被逼无奈用人工,这样一来成本就高。今年有合作社以后我就打算以后全部用农机了,省下了不少钱。”吕文学说。
站在田里,他当场算了一笔账,以前用人工每亩地需要费用元,用机器每亩地只需要70-80元,节省了元左右。站在一旁的王守君补充道:“农机合作社优先服务本村村民,大家通过合作社雇佣农机每亩地还能再节省10元,农机驾驶员也能就近增加收入。”
话音刚落,农机驾驶员王庆会就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从他口中了解到,今年他购买了一台农用收割机,原价16万余元的农机在享受到国家政策补贴5万元的减免后,仅用11万元就开回了家,正好在今年秋收派上了用场。
“今年我加入了农机合作社,优先帮助本村村民收割,受到了大家欢迎。我的收入也增加了,我本人也是十分高兴。”他希望明年村里能把土地重新整合。“这样一来我这效益就更多了,土地整合了,连成一大片,每亩地收割的费用还会降低。”王庆会说。
王守君告诉我们,更重要的一点是农机合作社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农机驾驶员将农机挂靠在合作社旗下,给合作社上交收益分成。今年第一年运营就给村集体带来5万元的收入。
合作社效益初显,更加坚定了王守君下一步推动全村土地整合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信心。明年春天,他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要做好全村土地整合,同时我们村农机合作社还得壮大,吸引更多的农机加入合作社。这样在服务好本村村民的前提下,带动周边村屯的农户跟着受益。”王守君信心满满。
图文:杨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