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https://m-mip.39.net/czk/mipso_5153159.html

现如今,奈曼旗的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各乡镇各部门,面对因各种原因致贫的贫困户,采取了不同的脱贫措施。但是奈曼旗青龙山镇有这么一个扶贫举措绝对让你想不到,用稳、准、实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青龙山镇大力发展甘薯产业

通过引进资金、技术

建设甘薯产业园区为精准扶贫助力

积极引导贫困户调整种植结构

实现稳定脱贫

看看他们具体怎么做的

▲智能阳光温室大棚内脱毒甘薯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说到甘薯产业脱贫,小编要卖个关子,首先要特意提一位贫困户――青龙山镇互利村80岁的王树堂老人,为什么要提他呢?因为几天前,他高兴地告诉我,今年他和老伴什么也不用做,稳当能收入元,到年底就能轻松摘掉“贫困帽”了。是不是很疑惑,这样一位进入耄耋之年,而且体弱多病的老人这样说的底气是什么?小编告诉你,他的底气来源于该镇实施的甘薯脱贫政策,那么该镇的甘薯脱贫政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听小编细细道来……

74政策就是――青龙山镇把甘薯产业和精准扶贫政策相结合。今年,将为有种植意愿、有种植能力的贫困户提供脱毒甘薯苗,并签定回收合同,从根本上保障贫困户的效益。

虽然只是寥寥数语,却为该镇的贫困户带来了“福音”。

老人家的基本情况

王树堂夫妻俩是互利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夫妻俩患有慢性病,常年吃药。分家另过的儿子,由于患有疾病,生活十分清贫,没有能力关照两位老人。王树堂夫妻俩仅靠家里的10亩地维持生计。近几年,由于年龄大,失去了耕种能力,只能以元的价格全部承包给同村的村民。一年0元的收入,连买药的钱都不够,日常开支和其他生活开销只能依靠亲戚、左邻右舍帮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互利村是远近闻名的甘薯专业村,种植基础好。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该村实施了“甘薯产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措施,把该村15户像王树堂老人一样没有生产能力的贫困户全部纳入甘薯种植合作社,流转他们的土地,年底给每个贫困户分红元。王树堂老人家两口人,年底坐等分红元钱,比往年出租土地多收入元,所以老人说轻松摘掉“贫困帽”是有事实为证滴。

▲互利村村民欣喜地展示即将收获的甘薯

小编打探到,今年,互利村全村多亩耕地将全部种植甘薯,是实打实的甘薯专业村。不得不说,该村的贫困户真是有福呀!!!

其实,青龙山镇提出这样的扶贫政策除了该镇拥有悠久的种植甘薯历史外,还基于该镇近几年大力发展甘薯产业的好做法。该镇通过科技推广和企业引进力度,年,甘薯种植面积已达到2万亩。深加工的地瓜粉成为人们争相购买、馈赠亲朋好友的绿色食品,青龙山粉条已经成为奈曼的知名品牌。

年,为了增强甘薯产业发展后劲,该镇还规划建设了甘薯科技园。75

青龙山甘薯科技园建于年3月,整个产业园规划占地亩。年底完成了占地亩前旗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实现了园区通电、通水、通路以及绿化、亮化。同时,又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建设了占地20亩的甘薯种薯研发中心,建设了平米的组织培养实验室和平米的智能阳光温室大棚,实验室现有“一窝红”、“”、“烟薯25”、“腾飞”“紫萝兰”等5个可商业推广的红薯品种。

培育的脱毒甘薯不但产量每亩增收斤以上,还没有病虫害,从年试种以来,深受广大甘薯户的喜爱。

▲脱毒甘薯苗的“房间”――组织培养室

▲工作人员正在培育脱毒甘薯苗。

▲移出营养瓶的脱毒甘薯苗。

▲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秧苗长势。

企业入驻

年,内蒙古腾格里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驻青龙山甘薯科技产业园,新建设了平方米的水培养室,并对原有的平米的智能阳光温室大棚进行了改造升级。该公司是一家集特色农业研究、育苗、种植及深加工,特色旅游,农业互联网平台为一体的现代化公司,公司总投资8亿元,专注于甘薯研发种植和深加工,建成投产后,年转化甘薯25万吨以上,年产值1亿元,解决口人就业问题,并能带动全镇甘薯产业快速发展。年可向市场提供万株脱毒甘薯苗和万株水培苗,保障2万亩甘薯栽植秧苗需求。

▲即将移入大棚的脱毒甘薯苗。

▲在培养液中生长的脱毒甘薯秧苗

看到这么好的政策,还有这么强劲的发展势头

小编在心里连连叫好,足矣。

可是,只有一种扶贫措施怎么够?

去年

该镇还探索出了一条新的精准扶贫模式,

小编接着爆料

青龙山村通过成立农机扶贫互助合作社的形式,充分发挥了扶贫资金“造血”功能。合作社注册资金万元,合作社成员为青龙山村19户发展产业贫困户,其中,4户为社会保障政策兜底贫困户、1户生态补偿。目前,已建设了车库10间、办公场所6间,拥有铲车2台、钩机1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2台、秸秆打捆机1台、农用拖拉机1台、旋耕机1台、自卸翻斗车1辆、洒水车1辆。合作社实行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营模式。贫困户社员除了年底分红外,可以到合作社里就近务工,实现双收入。下一步,将根据合作社经营状况,逐步将全镇其它村贫困户纳入合作成员,实现全镇稳步脱贫。

▲工作人员正在培育脱毒甘薯苗

小编最后说:

扶贫政策千万种,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奈曼旗的扶贫政策正是从自身实际出发,才做到了真扶贫,扶真贫。

本文编辑/王玉梅

点击下面条目阅读更多

更多资讯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