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央视频
一千多年前的月亮,如今如旧地照着。一千年多年后的辽上京遗址,历经时光的打磨,也沉淀着无数的梦与故事。
曾经在赤峰市巴林左旗建都的大辽王朝,在北中国草原上纵横驰骋了多年,创造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后,却神秘地消失了。今天的我们,只能从点滴文物和遗址遗迹中窥探千年前的古老故事……
近期,CCTV—10在《探索发现》节目中以契丹公主墓发掘出来的一支小小玉柄银锥为主线,讲述了一千多年前契丹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让距今已久的文化遗产变得鲜活生动、可亲可敬,带领我们走进了一个真实的契丹王朝。
公元年,契丹国都辽上京落成,这是少数民族在北方首次建置了都城,这标志着马背民族契丹族也与中原农耕民族一样,有了定居生活和作为政治中心的都城。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辽上京遗址首次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考古表明,辽上京遗址规模宏大,加之发掘出土的铁犁、铁锄等铁制农具,可以证明在辽代时期,中原农耕文化虽然已经进入到了长城以北的游牧地区,但是契丹民族仍然保持着游牧的传统。
游牧本色
年,一座辽代大墓在通辽市奈曼旗横空出世。这座保存完好的大辽古墓,是陈国公主和驸马的合葬墓,陈国公主是辽代的一位公主,由于其封地在陈国,因此封号陈国公主。
在这里,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把精致的玉柄银锥,却并不能确定它的用途。下面我们就一起带着这个谜团,开始探寻千年前的秘密。
陈国公主墓出土的文物达件套,其中几套精致的马具吸引了考古人员的注意。这些马具做工极为考究,造型别致,用了玉、银等高级材质制作,做工十分精良。从这可以看出,契丹人对马具的追求到达了极致,对马的钟爱程度也不言而喻。
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宝山村,考古人员抢救性挖掘了有纪年的辽代最早契丹贵族墓葬宝山一号墓,通过大墓的众多壁画,对于契丹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新的认识。宝山一号墓完整地描绘了主人生前的生活,展示了居室的样式,墙壁上挂有弓箭,还绘有马匹和犬羊。
辽代绘画《牵马图》(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辽墓壁画《出行图》
辽代壁画《番骑猎归图》
陈国公主墓出土的大量完整马具等物品以及宝山墓的壁画等,都真实地反映了契丹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风俗。草原上的契丹民族并没有因为拥有了固定的城邑和发展农业生产就改变生活习惯,游牧和狩猎在这个草原民族代代传承。
由此,考古学家能断定,精致的玉柄银锥应当与契丹族的狩猎风俗有关,应该是一种狩猎工具。
四时畋猎是生涯
赤峰市巴林右旗庆云山掩映在草树中,苍翠的庆云山脚下,有辽圣宗等三位皇帝的陵墓,统称辽庆陵。就在辽庆陵的东陵墓室,考古人员发现了四幅色泽鲜艳的山水画,描绘了春夏秋冬四季风光,画中鸟兽形象生动逼真,被学者命名为《四季山水图》。
《辽史》记载: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有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契丹皇帝随着季节、气候、水草的变换,四时迁徙,进行“春水”、“夏凉”、“秋山”、“坐冬”的活动,而四时捺钵不仅意在狩猎,还有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意图,因此也成为了一项辽朝的重要政治制度。而辽庆陵中的《四季山水图》就是描绘的契丹皇帝捺钵时的景色。
那小小的玉柄银锥在这里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呢?
契丹神鸟——海东青
海东青,是一种狩猎猛禽,非常凶猛、矫健。在辽代,契丹人通过女真人输入的海东青来捕天鹅,并被视为珍禽。
在现代出土的辽代贵族墓葬中,常有与鹰和狩猎有关的壁画、饰物。敖汉旗辽代墓葬中出土的壁画《臂鹰出猎图》描绘了契丹人带着海东青即将出猎的情景,一位站在中间的年长者手臂架鹰,身后的人拿着弓箭和乐器。
《辽史》记载:在列者以配锥刺鹅,得头鹅者,立赏银绢。也就是春捺钵时用海东青猎捕天鹅,都佩戴一个特别的器物——刺鹅锥。
至此,陈国公主墓出土的玉柄银锥的用途也终于真相大白了。它就是辽代贵族捕捉天鹅等飞禽时使用的工具。当海东青将天鹅击晕之后,侍从会立即用刺鹅锥撬开这个天鹅的头盖骨。随即,狩猎者会举行“头鹅宴”,期间会用一种锥状的物品来取天鹅的脑子,学者认为,这种锥状的物体也应该是刺鹅锥。
陈国公主墓出土的小小刺鹅锥,正是契丹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缩影,也让今天的人们触摸到了一千多年前契丹族的特有风俗。
契丹,这个如搏击长空的鹰一样的民族在塞北草原上扶摇而起,以风驰电掣之速,创建了显赫一时的草原帝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岁月更迭,曾经的辉煌历史已经远去,但是深埋在赤峰大地的契丹文物、遗迹却依然执着地向人们诉说着千年前的古老故事……
文字/编辑:杲凡力
来源:视觉赤峰
更多精彩请下载“今日赤峰”APP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