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阿保机(—年)辽国开国皇帝,史称辽太祖。耶律撒剌的的长子,母萧岩只斤。辽开国君主,勇善射骑,明达世务。并契丹余七部。后梁贞明二年(),群臣及诸属国上尊号曰大圣大明天皇帝。建元神册。在位二十年,即帝位十一年,庙号太祖。
辽王朝的开国大帝耶律阿保机胸怀韬略、胆识过人,一生戎马倥偬,开疆拓土,立体制,制文字,建皇都,定刑律,励精图治,奠定了辽王朝余载的基业,尽显一代天骄之雄风。
耶律阿保机自幼聪敏,才智过人,经过多年的征战,把北方各族统一在自己的政权统治之下,建立起幅员广阔的辽王朝。密切了北方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推动了契丹及北方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也为日后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贡献。至今,俄语发音称中国仍为“契丹”,可见其影响。
诚然,作为一个从部落联盟向文明社会过渡阶段的游牧民族建立的统一国家,辽太祖及其继承者发动的向外掠夺劳动力的战争,给周边民族和华北汉地社会经济以严重破坏。但他在政治、法律、经济等制度上采用蕃汉分治的做法,给辽朝国内的契丹和汉族人民的生存、发展和融合,提供了一种能够共同接受的统治形式,体现出足够的政治头脑,不但有效缩短了契丹境内社会演进和民族融合的磨合期,而且充分弱化了这一磨合过程中带有血和火的阵痛感。当然,耶律阿保机和辽朝的勃兴除了契丹社会内部和他个人的因素,与蒙古草原和中原地区的历史大环境也是密切有关的。一度称雄漠北统治契丹的突厥、回纥已经风光不再,而晚唐五代之际中原政权衰微分裂,自顾不暇,都给辽太祖和契丹民族的登台亮相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倘若当时蒙古草原上已有一个强大的民族,倘若当时中原王朝之强盛统一仍如汉武帝、唐太宗之时,那么,辽太祖和契丹也许会如流星一闪,就黯然失色。从这点说“有运数存焉”,倒也可以。
求人之失,虽小而可恕,谓重如泰山;身行不义,虽入大恶,谓轻于鸿毛。——《辽史·太祖上》
耶律阿保机是辽代英明有为的第一位君主,他平定诸弟之乱后对左右的人说了上述一番话,认为这群小人图谋作乱,危害国家,只能是自取灭亡。其实这番话对现代的我们来说,同样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做人做事不能片面地只看他人之短,要“严以律己,待人宜宽,”他人有了过失,总要原谅宽恕,不应当严厉责备;但自己有了过错,一定要严加改正,不可以托词原谅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明理、有为之人。
耶律阿保机射龙
南宋时期有一位名叫洪皓的南宋官员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出使金朝,不料却被金人强行扣留了十余年。回南宋之后,他著有《松漠纪闻》一书,其中有一篇记载了他在金朝所见所闻的关于龙骸之事。简介如下:
辽朝太祖耶律阿保机曾住在西楼。(注:“西楼”是地名并不是一座楼,它是阿保机的创业之地,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一带,后来成为辽朝前期的国都,改名上京。)当时耶律阿保机晚上睡在毡帐里,一天早上起床时看见一条十几丈长的黑龙在天空中蜿蜒盘旋。阿保机当即就向黑龙射了一箭。黑龙中箭后快速飞走了,最后坠落在黄龙府的西边。“黄龙府”位于现在的吉林农安县。西楼与黄龙府两地相隔有一千五百多里。
令人惊叹的是,黑龙坠地之后就缩小了,大约只有几尺长。黑龙的遗骸被辽收藏,金灭辽后又被收入金朝的内库之中存放。契丹的丞相陈王悟室的长子源曾经见过黑龙的遗骸,据他说:龙的尾巴、肢体都完好,只是龙角已被人截去了。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射龙一事的可信度极高,绝非孤证,在《辽史·太祖本纪下》中也记载道:“神册五年(西元年)夏五月庚辰,有龙见于拽剌山阳水上。上射获之,藏其骨内库”。
而且关于此事,北宋时著名科学家沈括在出使辽朝时也听说过。他在《梦溪笔谈》中写到:“黑水之西有连山,谓之夜来山,极高峻。契丹坟墓皆在山之东南麓。近西有远祖射龙庙,在山之上。有龙舌藏于庙中,其舌如剑”。沈括这里说的远祖就是指辽太祖。
南宗还有一位博学多才的大儒元好问,他在《续夷坚志》中也记述此事道:辽祖神册五年三月,黑龙见拽剌山阳水。辽祖驰往,三月乃得至,而龙尚不去,辽祖射之而毙。龙一角,尾长而足短,身长五尺,舌长二寸有半。命藏之内库。贞祐(西元年)南渡(指金宣宗迁都河南开封)尚在。
胸怀大志,废制称帝
耶律阿保机出生于迭剌部霞濑益石烈(契丹语,乡)耶律弥里(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东)。契丹名阿保机,字啜里只。出身迭剌部的显贵家族。这个家族拥有世选本部夷离堇的特权。而且从七世祖开始就掌握了联盟的军权,地位仅次于联盟首领。高祖耶律耨里思、曾祖耶律萨剌德、祖耶律匀德实、父耶律撒剌的世为遥辇氏部落联盟的夷里堇(官名军事首领),执掌军事。
阿保机出生时,契丹的贵族阶层正在为争夺联盟首领之位而打得不可开交。阿保机的祖父匀德实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被杀,父亲和叔叔伯伯们也逃离出去,躲了起来。祖母对于这时出生的阿保机非常喜爱,但又担心他被仇人加害。因此常将他藏在别处的帐内,不让他见外人。
阿保机自幼聪敏,才智过人。长大成人后,身体魁梧健壮,胸怀大志,而且武功高强,《辽史》上说他“身长九尺,丰上锐下,目光射人,关弓三百斤”,值伯父释鲁掌权,深得信任,耶律亿任遥辇氏痕德堇可汗的挞马狨沙里(扈卫官),组建侍卫亲军。凭藉这支精锐武装,阿保机迅速崛起。率领挞马部(扈卫队)战胜了近邻诸小部,阿保机的伯父被杀后,阿保机继承了伯父的于越(地位仅次于可汗,史称“总知军国事”,高于夷离堇,掌握联盟的军事和行政事务,相当于中原王朝的宰相)的职位,并击溃以蒲古只为首耶律释鲁的部落豪强。相继降小黄室韦,破越兀、兀古、六奚诸部,被国人誉为“阿主沙里”(沙里,契丹语“郎君”),唐昭宗天复元年(),任本部夷离堇(军事首领),专事征伐,大破室韦、于厥及奚。进大迭烈府夷离堇。次年,领兵四十万南下,讨河东、代北(今山西北部),克九郡。三年(),北攻女直,南取河东怀远军,略地蓟北(今河北北部)。升于越,总知军国事,成为部落联盟的实际操纵者。年,唐朝垂亡,他应晋王李克用之邀到云州(今山西大同)相会,结为兄弟,约定共讨梁王朱温和卢龙军节度使刘仁恭,但终因无利可图而没有践约。
唐天祐三年()十二月,痕德堇可汗卒,遗命推选阿保机为汗。按照传统制度,可汗之位要三年改选一次。阿保机的目标是像中原的皇帝一样建立终身制和世袭制,所以在他任可汗满三年时不肯交出大权,凭借他的实力和威望继续坐在可汗的宝座上,向皇帝的目标努力。次年(),阿保机废传统选汗制,在心腹支持下,燔柴告天,即皇帝位,上尊号天皇帝。
放掉机会,改变方向
作战时,人们都非常重视战略条件,有的得天时,有的占地利,有的求人和,三者有其一对作战已算是很好的因素。耶律阿保机攻打黄河以北时也有这样好的条件,但是他却放弃了机会,改变了策略。
耶律阿保机称帝之后,继续扩张领土,这时漠北的游牧部落和契丹比起来势力都很小。东边的渤海和高丽也已经衰落。南边的李克用和刚建立后梁的朱温长年对立交战。这种形势对阿保机开疆拓土非常有利,阿保机想建立一个南到黄河,北至漠北的北方大国。为此,他首先南下,但两次都以失败而告终。
阿保机非常想征服黄河以北地区,而这时北方的军阀们也想利用强大的契丹为自己捞取好处,这为阿保机进兵中原创造了良机。
新州(今河北涿鹿)将领卢文进不满李存勖征兵本部,用于进攻后梁,举兵投降契丹。阿保机就领兵对中原发动了第一次战争,和卢文进一起攻打新州和幽州,最后击败周德威,并将幽州城围攻了将近二百天。
后来,晋军李嗣源的援兵到达,阿保机被迫撤兵,并让卢文进常守平州,守住契丹南下的一个重要通道。
不久后,镇州防御使张文礼杀死节度使王镕,向阿保机求救,请求一起对付李存勖。阿保机第二次南下中原,攻陷涿州后进兵围困定州,和李存勖在沙河及望都(今河北望都)一带交战,这一次阿保机损失惨重,当时正赶上少见的大雪,下了十来天,地上的雪厚达数尺。契丹兵出征都是自己准备粮食和草料,战时让随军的后勤人员四处掠夺供应,因此契丹兵马难以应对持久战,粮草奇缺,伤亡很大,阿保机只好撤兵。
两次南下都损兵折将,无功而回,阿保机还是及时调整了战略方向,改向西北和东北。打算先征服北方的游牧部落,攻下东北的渤海国,消除两侧的威胁之后再向南用兵,夺取河东及河北地区。
阿保机首先召开军事大会,部署新的作战计划。然后亲自征讨党项、阻卜等部落,向北到达了乌孤山(今肯特山),还曾抓获回鹘都督毕离堇,回鹘乌主可汗只得派使臣纳贡谢罪,阿保机的势力最西到达了今阿尔泰山一带,国土面积大大扩展了。
为向东发展势力,阿保机又东征渤海国。渤海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区域性的民族政权,政治和文化都在北方各民族之上,素有“海东盛国”之称,但当时的国力已经下降。阿保机集中全部兵力攻下了渤海国的西部重镇扶余城(今吉林农安),然后又围攻首都忽汗城(今黑龙江宁安东京城),国王率领几百名大臣开城投降,不久统一渤海全境,阿保机将渤海改为东丹国,意即东契丹国,并让皇太子耶律倍任东丹王,管理东丹事务。就这样,阿保机就将势力扩大到了渤海沿岸。同时,阿保机又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置官府,实施实际管理,从而结束了唐末以来东北地区的分裂局面,重新实现了统一,这对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加强各族人民的交流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回师途中,耶律阿保机却病死于扶余城,终年五十五岁,谥号升天皇帝,庙号辽太祖。
一封信能灭国
契丹八部中,“耶律”是“迭刺”部的首领姓氏。公元年,阿保机出生在一个“酋长世家”。
但他一出生,就面临血腥的权力争夺——祖父被暗杀了。仓促中,父亲决定家人分开逃亡,避免一网就擒。襁褓中的阿保机,交给了祖母。最危险的一次,大队骑兵追踪而至,惊恐的祖母急中生智,把阿保机藏到另一个帐篷里,才侥幸躲过一劫。
提心吊胆的逃亡中,耶律家族等来了转机,阿保机的伯父释鲁被族人拥戴为决狱官,不久重获“酋长”大权。伯父把年幼的阿保机接到身边抚养。阿保机长成了草原上的翩翩少年,能挽斤的大弓,也能决断大事。
从阿保机身上,伯父看到了重振耶律家族的希望,他有意识地让阿保机参与政务。奉伯父之命,阿保机完成了两件大事——娶妻、出征。公元年,20岁的耶律阿保机,迎娶了14岁的述律平,这是富有的萧氏家族小女儿。从此,开启了辽国的一个政治传统:统治者世世代代和萧家联姻。
述律平为阿保机的出征带来了充裕的后勤补给。公元年,曾让契丹宣誓归附的大唐,到了覆亡的边缘。阿保机决定出兵,目标是唐和契丹之间的部落——奚。
阿保机给奚的酋长写了一封信,下笔恳切:“你我言语相通,实一国也”;接着,又谎称契丹先辈是汉人所杀,博取奚人的同情。揉完了胸口,最后打上一拳,“我受命于天,抚下以德”,如果不服,将“兵连祸结”。
一封信连哄带吓,等契丹大军杀到,奚人已无心恋战。阿保机用最小的代价换来了胜利,声望大振。伯父顺势让他接替了迭刺部的首领之位。
契丹的“一国两制”
汉人韩延徽,是契丹的功臣。
最初,韩延徽是定州军阀刘仁恭的幕僚,受命出使契丹。谈判一边进行,刘仁恭一边在边界滋事,阿保机一怒之下,扣押了韩延徽。韩延徽面不改色,三言两语,令阿保机惊讶于他的机敏。
自此,韩延徽成了阿保机的左右手。阿保机对他的信任,是罕见的。韩延徽的母亲病危,他招呼也不打,连夜跑回了幽州老家。换了别的皇帝,就算不按“投敌罪”论处,也会疑心重重。可阿保机没有,他耐心地等韩延徽回来,一如既往地委之重任。眼看契丹皇帝善待汉官,许多汉人文官相继归附。
在和韩延徽的交流中,阿保机意识到了中原的先进在乎制度。
公元年,阿保机在西楼之地,祭起了青牛白马旗,告示先祖:大契丹国成立。立国之后,就是创制。阿保机发现,国境越来越大,可西部草原上新征服的奚族、室韦,不习惯耕种;投奔的汉人,又不可能去牧马。怎么办呢?他设置了两套平行的行政机构——北面官“以国制治契丹”,保留契丹部落的用人惯例;南面官“以汉制待汉人”,几乎是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翻版。一个皇权,两套官制,并行不悖。
每年的春夏秋冬四季,阿保机会到四个不同的地方居住,称之为“四时捺钵”。表面上,这是“游牧”之意,实际上,已是巡察制度。
饱读中原诗书的阿保机还想到了一件事:每逢和中原各国交涉时,唯独契丹没有国书,十分尴尬,为什么不创造自己的文字呢?他命人用多个汉字作拼音字母,创造出了契丹文字。
妻子的政变
据《契丹国志》记载:述律平是“勇决多权变”,阿保机在前方打仗,述律平在后方“尝预其谋”,可见述律平对阿保机来说不只是个贤内助那么简单,更拥有一般女性所少有的军事才能,所以莞蓉才敢说述律后是“古代少数民族版女强人”。
契丹国步入了正轨,阿保机也是半百之年。他还剩一丝不安:谁来继承皇位?
政治婚姻往往造就怨偶,但阿保机和述律平却是一对难得的恩爱夫妻。述律平很有政治才干,重用韩延徽,就是她力主阿保机做的决定。唯独立储问题,夫妻俩严重分歧。
阿保机曾让三个儿子在冰天雪地中外出采薪。长子耶律倍,只选干燥的柴禾,捆好再背回来;次子耶律德光,不管干的湿的,抱回来再说;幼子耶律李胡,又怕冷又怕苦,胡乱捡一些,嫌累又扔了大半。阿保机对述律平说:“你看,大儿巧,二儿诚,小儿子则连谈都不必谈了。”
诚和巧,又该选谁呢?中原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在阿保机的心里扎了根。这个念头触怒了契丹贵族。契丹人游牧为生,风霜雪雨随时来袭,可以依靠的只有身边手足。兄终弟及,才是契丹人的正统。你想让嫡长子世袭是吧?好,那我们就反对嫡长子。理由是,耶律倍虽有才,却无军功。
但让阿保机真正头疼的是,述律平不喜欢汉化很深的长子,她喜欢热衷武力的耶律德光。阿保机不想自己家里也弄出一个“玄武门”来,年,他夺下渤海国,改名丹东,封长子为丹东王。让嫡长子继位的态度,至此已非常坚决。
但他低估了妻子的手腕。年,阿保机暴病而亡,留下遗诏让皇弟寅底石辅助耶律倍。一辈子夫妻情深的述律平,公然否认丈夫遗诏,联合旧贵族,截杀寅底石,改立耶律德光为帝。
面对母亲和弟弟的背叛,耶律倍悲愤出走幽州,只留下一首传世诗作: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注:耶律倍携带全部收藏书籍渡海投奔后唐。)
一世英雄的阿保机,带领他的族人从辽河走向了广大的北方。但面对此诗,他是否也只能泪洒辽河了?
《辽史》上说他“身长九尺,丰上锐下,目光射人,关弓三百斤”。“太祖受可汗之禅,遂建国,东征西讨,如折枯拉朽。”
阿保机“受策”之地:龙化州
龙化州建于公元年,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私城”,也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受策”为大圣大明天皇帝的地方。故它在辽代州城中地位较高,是辽代比较重要的州城。也可以说是辽代的早期都城。年文物普查时,在奈曼旗西北部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交汇处,发现了一座规模较大的辽代古城,即西孟家段古城。根据一些相关的考古调查和文献资料证实:西孟家段古城就是辽代龙化州故址。
古城位于通辽市奈曼旗平安地乡西孟家段村村北,距该村约1公里左右,地处老哈河河床及河南岸,当地人称为“高丽城”。古城东北约1.5公里是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汇合处。城址附近属沙漠草原地貌。如今古城址已被老哈河冲毁了。只见在老哈河南岸耕地中,东西约2.5公里的范围内,遍布辽代残砖断瓦和辽代破碎陶瓷,间杂有已锈蚀的铁器碎块。如今有关城址情况只能得知于当地人的讲述。在一年间,河水上涨,老哈河河床北滚,曾冲出一段东西走向的城墙,城墙西端北转,形成“L”形状,是古城的西南角。从城墙西南角往东约米处,河水又冲出一个城门洞,拱形,由青色方砖砌成。方砖边长为2尺,门宽约15-16米。当时门洞被河水冲击坍塌在河中,这当是城的南门。同时,在城附近,河水还冲出数瓮铜钱,均为唐宋钱币。据当地人回忆,当时连续几天,人们在河中捞铜钱。可惜这些遗物今天已无法见到。
年修水利工程时,在城东侧,距城西南角约1.5公里处,发现一窖小塔,白灰烧成,高约10一30厘米。同年,在城南修水渠时,发现一段该城的下水道,用边长约60厘米的方砖砌成,两块方砖南北对立,在立砖上面再棚一块方砖,形成下水道,在下水道内侧有黑泥锈,下侧为硬黑土。在这段下水道正西约2.5公里处,挖出有同样的下水道断面,而且从走向来看,两者很可能是相连的。在这两段下水道之间,满是辽代残砖断瓦和辽代破碎陶瓷,估计这是一条由城内通往城外的下水道。
在城南面,也有辽代遗址、遗物。在城南沙丘中,风剥出一块柱础石,正面雕花,背面被凿做臼用,应是城内的建筑遗物。在城周围几华里内及孟家段水库附近,散布有辽代遗址、遗物。这当是城外居民留下的痕迹。古城南墙及南门是老哈河北滚时冲出的,说明老哈河当时应在古城的南面。古城是在老哈河之北,西拉木伦河之南,地处二水合流处的三角地带上。
该城址规模较大,遗物尽是辽代遗物,辽以后遗物不见。所以我们确认这是一座辽代古城址。而且是一座辽代重要的城址——龙化州故址。
因为潢河、土河二条河流,迤逶曲折,顺流而下,恰似两条巨龙,二水相会,恰似两龙相合,在这里建置州城命名龙化州是取由二龙相合演化出来的州城之意。所以在契丹族看来,龙化州地理位置独特,故此契丹始祖奇首可汗才设龙庭于此,也是太祖耶律阿保机受尊曰大圣大明天皇帝时选用此地的缘由。
辽太祖陵
辽太祖陵墓祖陵位于巴林左旗林东镇,是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陵墓。周围古木参天,小溪潺潺,是一处清幽静谧的所在。陵前山谷两侧山峰如阙,称黑龙门。
辽太祖陵由陵区和奉陵邑祖州两部分组成,陵区的山门巧妙地借用了天然的山谷,构思奇巧,十分独特。原先的地面建筑宏伟壮观,后被毁,现仅存一些砖瓦碑石等。从其残存的石雕上,可以看出辽国契丹文化的特点,古朴拙致,秀丽自然,是研究契丹历史的重要资料。
用汉人才,增强国势
耶律阿保机不仅建立了辽王朝,他还很好地利用了有才气的汉族重臣,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建立了同汉族政权之间的良好关系,他的这种做法在历史上非常少见。
在我国古代东北辽河上游地区,有一个古老的民族契丹族。据说,契丹的祖先是一个骑白马的小伙子和一个骑青牛的姑娘,结婚成家以后,生下八个儿女,后来就发展成了八个部落。这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多少能使人们了解到契丹早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大体轮廓。也就是说,契丹最早是由“白马”和“青牛”两个原始氏族组成的小部落,后来随着人口逐渐增多,慢慢发展成八个部落,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契丹族“古八部”。
公元年,契丹八部的首领们按照三年一大选的规矩,推举迭刺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做八部可汗。也就是在这一年,割据河北的唐朝卢龙节度史刘仁恭家里发生内乱,他的儿子刘守光把他关起来,自己做了燕王。刘守光非常害怕邻近的晋国打过来,于是派参军韩延徽出使契丹,请求保护。
当时,韩延徽见了阿保机行礼时只是拱了拱手。阿保机觉得他对自己很不恭敬,于是就问:“你为什么不下跪?”
韩延徽说:“我们中原使者从来都没有下跪的习惯。”
阿保机听了这话非常不高兴,他又想起了过去刘仁恭几次发兵攻打契丹,掳掠人口和牲畜,气就不打一处来,于是把韩延徽给关进了监狱。
阿保机的妻子述律氏知道了这件事,就对阿保机说:“你日日夜夜想使契丹强大起来,如今韩延徽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你不但不重用他,为何还要把他关进监狱呢?”阿保机觉得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就下令把韩延徽给放了出来。阿保机对韩延徽变得很客气,还跑出老远去迎接,握住韩延徽的手一再地道歉。韩延徽见阿保机的态度十分诚恳,便对阿保机说:“如今,藩镇割据,中原地区的战乱一直没有停止过,闹得老百姓叫苦连天。乱世出英雄,大王要是想干一番事业,现在正是好时候啊。”
阿保机听了,觉得正对自己的心思,于是又问了好多关于治国的问题,韩延徽都对答如流。阿保机对他很是敬佩,当时就拜韩延徽为上宾,还让他做了自己的谋士。
韩延徽在契丹住了几个月后,因十分想念他在中原的母亲,偷偷地回了趟家。他在家里住了几天,把一切都料理好以后,又骑着马返回契丹。有一个朋友拦住他说:“你私自跑回来,没同阿保机打招呼,现在又要回去,那不是去送死吗?”
韩延徽却微微一笑,说:“我就好像是阿保机的眼睛和手,自从我离开契丹,他就如同一个瞎子、残废,现在我回去,就好像是他重见光明,两只手重新长出来,他高兴还来不及呢,哪儿还会怪罪我呢?”
果然,阿保机听说韩延徽回来了,专门为他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还给韩延徽起了一个契丹名字“匣列”,就是“又来了”的意思。
阿保机非常器重韩延徽,所以韩延徽对阿保机也很忠心。他给阿保机出主意,帮助他征服了许多弱小部族,开辟了大片疆土。当时,有许多中原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流落到契丹。他们不适应东北地区漫长寒冷的冬季,也不习惯住帐篷,韩延徽就劝阿保机选一处地方,模仿中原的样子,盖一些房子,修几条街道,使他们能安居乐业。阿保机听后都一一照办。从此,在契丹政权管辖的地区也出现了像中原地区那样的小城镇。后来,阿保机还把韩延徽提拔为宰相。
此外,他还重用了一个叫康默记的汉人,让他专门处理契丹人和汉人之间的民事纠纷,使汉人和契丹人都相处得非常好。就这样,在汉人的帮助下,契丹人逐渐掌握了农耕、冶炼技术,国势也越来越强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