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式营销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cgia.cn/news/roll/1587041.html

“一个甘薯”带来的“互利模式”

在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互利村,种植甘薯让全村多口人走上了脱贫致富路。从最初的果腹之粮到今天的薯业兴旺,互利村探索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互利模式”,以“一个甘薯”拔掉了“穷根子”。

今年秋季,互利村民王洪岩通过为村办企业销售甘薯,一个月赚了多元钱,这让他颇感自豪。今年49岁的王洪岩曾是村里的贫困户,早在年9月,互利村23户贫困户集体宣布脱贫时,王洪岩就是其中之一。他的脱贫与甘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年9月,靠15亩地和做小生意过活的王洪岩因妻子脑出血,一下陷入人生低谷,成了因病致贫的贫困户。一年多的住院治疗加后续的康复,他家花费近20万元,尽管合作医疗给报销了10万元,但家底还是被掏空了。年因为要照顾住院的妻子,王洪岩没时间打理地里的庄稼,到了秋天几乎没有收入。

这一年,村里在甘薯种植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内蒙古沃合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实行公司经营。当年11月,王洪岩加入公司,以自家15亩土地入股,并且被公司聘为长期工,负责公司甘薯基地从种到收直至加工的管理工作,月工资约元。年,王洪岩以土地租金、年底分红、务工收入3项,年进账4万多元,让这个困苦的家庭一下子脱了贫。

“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算富。”这个想法,互利村党支部书记、公司法人代表付永久时刻铭记于心。这个面庞黝黑也不算魁梧的山区汉子,用一种近乎执拗的劲头,硬是带着这个小山村闯出了一条致富路。

“种地瓜能致富?”“老辈子以来,没听说种地瓜能发家!”最初大面积种植甘薯和建厂时,很多人心存疑虑和不解。

年,付永久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经外出考察,9月份自己投资7万多元建设甘薯加工厂,10月投产做手工粉条,当年销售收入10万元,扣除投入成本,纯利润近3万元,这更加坚定了付永久发展甘薯产业的信心。

“我就想干给群众看!”付永久说。此后,付永久于年组织5位村民成立合作社,做示范引导。年,有26户加入合作社,村民开始在合作社带动下大面积种植甘薯。年,全村有贫困户23户,全部入股合作社;当年,就有亩土地入股合作社。村里甘薯产业发展得到国家扶贫项目支持,村里在合作社基础上成立了公司,业务规模和经营范围再次扩大,越来越多的村民像王洪岩一样,将土地入股公司,当起了“甩手掌柜”。

村民将土地入股的同时,还到公司打工挣工资。55岁的贫困户李茂文把13亩地入了股,农忙时,他会到公司打工,参与插秧、除草、浇水等田间管理工作,一年务工收入也有1万多元。此外,他凭借漏粉这一技术专长,成为公司的粉匠。10月下旬,李茂文最为忙碌的季节开始了,公司从加工淀粉到粉条入库,至少需要两个月时间,这期间靠漏粉能收入多元。“一年下来,收入2万多元不成问题。”李茂文笑言。

“年我投入20亩地和10万元入股,每年收入加起来9万多元。”村民李景良既是村里的报账员,也是公司大股东之一。他介绍,村里的甘薯产业通过土地入股、公司经营的发展模式已经走上正轨,农民和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已经建立,农民的收入构成基本是“租金+分红+务工”三部分。村集体每年按占股的8%核算,纳入村集体经济账户,年收入在20余万元,这部分收入主要用于村民医疗补助和教育补助。

“今年,公司有亩土地入股,收入预计能达万元左右。”付永久介绍,“过去种甘薯是为了填饱肚子,现在成为兴村富民的产业了。”

付永久说:“我们坚持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原则,推动土地集约化、种植专业化、产销一体化,最终实现产业共融、发展共享、互利共赢。”(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郭洪申实习生侯显峰)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