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4日的全国性寒潮天气来袭至今,全国大部地区已经剧烈降温,多地气温都创下半年来新低。尤其是内蒙古东部、华北东北部和东北地区的部分地区还经历了连续几天的暴雪。直至8日夜间,内蒙古、东北地区新增积雪厚度达10至20厘米,局地可达40厘米以上,内蒙古通辽局地积雪厚度甚至超过65厘米。

据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应急管理局发布的雪灾快报,自年11月5日20时起,通辽市强降雪天气过程导致科尔沁区、开鲁县、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开发区8个旗县区受灾。截至11月8日16时30分,受灾人口人,因灾死亡1人。有专家表示,若积雪不尽快消融,或引发“白灾”。

在沈阳,由于特大暴雪还导致有轨电车被困,出现了乘客下车推车的情况,现场高喊“一、二、推!”。电车公司运营部负责人表示,车辆被困系降雪太大,导致车辆电量不足,感谢热心乘客帮助推车。

然而,就在东北的朋友望着窗外飘零的雪花,想着怎么度过这一年时,专家再次发来提醒:明年一二月或有极端寒潮来袭!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年第44期气候预测公报显示:年1-2月冷空气活动将明显转强,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可能较常年同期偏低,发生阶段性极端寒潮事件的可能性大,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东部、新疆北部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过程,东北地区可能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灾害,南方发生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可能性较小,西南地区东部和江南西部等地可能发生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面对如此猛烈的寒潮,让人忍不住质疑全球变暖的真实性。但实际上究其原因,这些极端天气确实和气候变化脱不了干系。自前工业化时期以来,人类活动已经使地球的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约1摄氏度,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十年上升0.2摄氏度的速度增加。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也表示,正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高温热浪、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强度增强。全球变暖导致气候更加不稳定,极端冷事件强度在增大。此外,北极增温也是极寒天气发生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极地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这里终年白雪皑皑,寒风刺骨。因此,在北极形成的大规模寒冷空气,会因海陆热力的差异,成为一个绕极区旋转的极地涡旋。原本在北极温度不高时,极地涡旋会稳定地停留在北极上空。可当北极不太冷时,极地涡旋就会被打乱,出现涡旋减慢、摇晃、滑离极点、分裂成几个叶瓣,甚至暂时反转方向,使得冷空气逐渐失去控制,开始南下形成席卷中纬度地区的寒潮。

而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北极恰好是地球上升温最快的地区之一。这里原本覆盖着白色海冰,能不断反射阳光。但随着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温度升高,使得海冰在不断融化。并且融化的白色海冰变成了深色的海洋,进而减弱了北极反射阳光的能力,吸收了更多的热量,又进一步加快了北极升温的速度,造成北极升温速度是全球平均值的两倍。

数据表明,自年的卫星记录开始以来,北极海冰一直在稳步减少。从年到年,整个冰覆盖的平均每十年下降是冰范围下降2.2%,冰面积下降3%。到了年9月16日,北极海冰已经缩小到十五年来的最低值——万平方公里。相较于-年的平均水平,呈现了每十年总体下降13%的趋势。就连北极最古老、最厚的冰层,被认为“永不融化”的“最后一片冰区”也开始消融。甚至在年5月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洞。同时,在年夏季,“最后的冰区”的东部地区还失去了一半以上的覆冰层。

除此之外,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年10月份已进入拉尼娜状态,预计到冬季发展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而今年3月才刚刚结束一次拉尼娜现象,因此今年还将是个“双拉尼娜年”。并且拉尼娜现象的征兆就是飓风、暴雨和严寒。例如在年,拉尼娜现象使得中国遭受严重的雪灾打击,南方出现了四次历史罕见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美国中部出现20℃的剧烈降温,暴风雪不时出没。

而在拉尼娜现象和北极升温的双重影响下,可以预测今年冬季将会更加难熬。尤其是北方地区可能频繁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而南方地区则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总而言之,应该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