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记者从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获悉,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以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行动”为抓手,促进“志智”双扶,助力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据介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切实发挥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领导小组的作用,统筹推进科技扶贫工作。建立健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制定《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系列行动实施方案》《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考核评估办法》,明确了工作目标,为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保障,并且通过考核督促工作落实。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打造“县会协作”科技扶贫模式,广泛动员学会投身脱贫攻坚。精心选择内蒙古31家学会与31家旗县科协结成对子,重点针对31个国贫旗县开展“一对一”定向科技帮扶服务。一年来,共推广实用技术8项,组织科技培训场次,进行现场技术指导60多次,开展科普宣传81次,辐射带动农牧民人。

同时,打造“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专家旗县行”扶贫模式,科技扶贫影响力不断提升。及时建立了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科普专家团队伍支,专家人数达到人。分两个批次在31个国贫旗县开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专家旗县行”活动,组织实用技术培训场次,受益农牧民18万人次。举办“院士专家草原行”系列活动,分两批次7位院士分别深入巴彦淖尔市7个旗县和呼伦贝尔市2个旗县区“问诊把脉”。

此外,坚持问题导向、发挥科普优势,推动“志智双扶”。加大科普资金投入,全面加强贫困旗县科普阵地建设。全年投入3万元,在全区18个区贫旗县、边境旗县重点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支持贫困旗县科技馆内容建设;加大贫困旗县流动科普设施建设力度,31个国贫旗县科普大篷车配备率已达到80.65%;全面加大中国流动科技馆在贫困地区巡展力度,为国贫旗县较多的兴安盟、通辽市、乌兰察布市等8个盟市配备中国流动科技馆展品8套。

投入万元,在全区实施提升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建设项目,在嘎查村、农牧业科普示范基地、农技协、社区和学校建设科普e站,组织科普信息员和科技志愿者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加强“互联网+科普”平台建设,完善内蒙古广电网络4K智能终端“科普内蒙古”专栏内容,充实加入20种“中国知网”理工农医类电子期刊,公民科学素质在线答题等丰富的科普视听节目和内容。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还整合社会资源,打造社会化扶贫工作模式。争取自治区组织部和科技厅的支持,协调通辽市奈曼旗政府积极参与,在通辽市奈曼旗建立首家药材种植精准扶贫院士专家工作站,大力发展当地中草药种植业,提升中草药品质,增加种植利润,辐射带动当地农民脱贫增收。联合内蒙古卫健委成立内蒙古自治区健康大学,通过向健康从业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免费提供健康教育课程及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5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