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是舍己为人的传承

黄大年是恪尽职守的释义

时传祥是无私奉献的代言

杨善洲是融沙化绿的标旗

奈曼也有这样的传奇

她与四位一同入选全国“最美奋斗者”

她就是——“家乡播绿者”宝秀兰

故土再没有一片荒凉的空寂

也没有平沙落日大荒西

她坚守

草木葳蕤与鸟语花香

始终相依

笑含春风

慷慨解囊是她仁爱的思绪

廿二时光,是她青春的印记

奈曼

是连接我们情怀的土地

投出您宝贵的一票

让大家一起为身边的英雄助力!

投票方式

观视频了解宝秀兰的治沙故事↓↓↓

05:32

宝秀兰曾先后获得过“全国防沙治沙标兵“

”通辽市道德模范“

”自治区最美家庭标兵“等荣誉称号。

7月20日,宝秀兰作为内蒙古治沙防沙典范成为《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人物。

让我们一起走进宝秀兰的治沙传奇

23岁的时候,宝秀兰嫁到了包头嘎查,走进了这个被风沙困扰的村子。那时的包头嘎查,没有树和草场,到处都是流动的白沙子。面对一望无际的茫茫沙海,宝秀兰认为,如果不将沙漠治理好,日子就没法过。她承包了亩荒沙地,独自骑着骆驼到娘家张罗第一批树苗。每天天刚蒙蒙亮,她便做好全家人的饭,然后跟着丈夫去沙坨子种树。他们起早贪黑奔波在沙海深处,累了就躺在沙窝里休息一会儿,饿了就啃几口干粮、喝点凉水。每天半夜,宝秀兰和丈夫就要起来拉水、浇树苗,大漠中炙热的沙子会把脚烫伤。

宝秀兰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要想治住沙魔、改变家园面貌,仅靠自己是不够的。于是,在治沙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时,宝秀兰开始发动所有村民造林治沙。村民尝试植树造林,宝秀兰经常放下自己地里的活儿去指导、帮助乡亲种树。她说:“如果乡亲们种的树活不了,他们的积极性就彻底没了。”村民渐渐对治沙坚定了信心,组建了植树造林队。22年的时间,在她的带领下当年种的小树苗,如今已经郁郁葱葱,成片成林,每年仅林业一项可为当地农牧民户均创造5万元的经济效益。这22年,宝秀兰凭着顽强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在万亩荒漠中开辟出了一片绿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今天,包头嘎查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养殖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作为嘎查的党支部书记,宝秀兰一边带领着村民继续治沙造林,一边大力发展养殖业,如今,全村的牛存栏达到了多头,羊存栏只。

“这里以前都是白沙子,感觉日子没盼头。宝书记带领我们治沙造林,现在生活越来越好,国家的1.5万元的扶贫资金,我买了两头牛,宝书记去年又帮我协调了5万元的贷款,买了四头牛,今年开春到现在下了四个犊子了!”贫困户陈巴嘎那是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亩的荒沙全部种上了树,植被好了,他靠着养牛,妻子在宝古图沙漠旅游区打工,成功的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脱贫攻坚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包头嘎查党支部筑牢沟通联系网,以建强组织、规范管理、服务群众为重点,把党员积极性发挥最大化,实施了网格化管理,15名党员分片包户,责任落实到人,保护生态环境,巩固治沙成果。通过网格化管理,在提高农户生态意识的基础上,宝秀兰将联合周边三个嘎查村建立造林合作社,形成“造林圈”。“目的很简单,我就是想带着更多人一起去治沙,这个合作社主要是以周边三个嘎查承包地块比较大的,地块不存在灌木的,最重要的就是嘎查支部的党员管理完善,党员积极性很高的,只有这样,治沙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宝秀兰眼神里透露着坚毅。

如今,建设“沙地生态经济”模式已经成为奈曼旗治沙造林、增收致富的重要形式。茫茫沙海经过治理,生态环境好了,农牧民富了,这个和沙子较劲的女人,在困境中硬是带领乡亲们蹚出了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

来源:奈曼旗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