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墓室的发现都能揭开一段传奇的历史,都能让历史研究者欣喜若狂,尤其是一座保存完好又高贵显赫的墓室,陈国公主的墓室便是其中之一。年,因内蒙古通辽奈曼旗青山镇兴修水利的急需,施工过程当中,就在推土机作业途中,无意之间使得几块看起来年代久远的砖头愈发吸人眼球。通辽的考古专家匆匆赶到,在专家的指导下,现场翘开了砖头,里面的墓室结构逐渐清晰,这是陈国公主和其驸马的墓室。

考古专家勘测后,十分的惊喜。新发现的墓室和汉代墓室的结构十分的相近,这个新发现的墓室也是由墓道、前室等六个部分组成。但仔细看来,这个墓室和汉代的墓室在一些细节方面又有很多的不同,例如墓室的顶部设计。进入墓室,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五彩斑斓的壁画,壁画色彩鲜艳,保存完好,还能辨别出壁画的大概内容。壁画应是出自大家之手,武士等的刻画栩栩如生,连发型都可以辨别出来。同样也是根据武士的发型考古学家基本确定了墓室主人的民族。壁画之中的人形武士,头发已经全部剔除,只有在其两鬓和前额部位留有少量毛发,书中记载这个被称为“髡发”,而在民族大融合中,只有契丹人一直保留着这个发式。因为契丹人是马背上的国家,头发披散会遮挡在马上的视线,所以考古专家初步断定这是一个辽代的古墓,但要最后确定还需要找到墓主人的墓志铭。

让考古专家开心的是,墓们保存完好,没有被偷盗的环境,辽代的古墓一般都是残缺的,这个古墓则因为偏僻的地理位置“幸免于难”,墓室里面的陪葬品更是让考古专家们大吃一惊。墓室中到处都是陪葬品,进入墓室就能看见“大写的奢华”。化妆盒是鎏金龙纹银妆盒,钥匙是鎏金鱼纹的,最普通的杯子也都是拿最为上等的玛瑙打造的,墓室中一眼望过去流光溢彩,不仅奢侈豪华品的数量多,质量纯度也都是最好的。随葬品总计有顿件,而且女性用品居多,由此可见这最起码是一个很受尊崇的契丹女贵族。

来到放置棺材的后室,与众不同的是,后室没有棺材,两具尸体被排列放在一个平板上,走近一看,更是令考古专家大吃一惊。这两具尸体都带着黄金面具,穿着银制的衣服,尸体形态依然保存完好。在这个墓室没有被发现迄今为止,以至于如今世人都认为黄金面具是中亚和西欧的独有之物,法老图坦卡蒙便是典例。这一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又给予了中国的考古早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证据。

真正确定墓主人身份的是随后发现的墓志铭,根据现存墓志铭的记载,该墓室中面披黄金面具的男人应该是陈国当时的泰宁军节度使检校驸马,另一重身份也是当时皇后的弟弟,由此也可以确定这是陈国公主与驸马的合葬墓。

该墓室的女主人——陈国公主,这位口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女子,人生结局却不尽美好。当时名震一时的辽景宗是她的祖父,即便陈国公主的父亲没有最终登上王位,但却十分权倾一时,以至于陈国公主在陈国的地位便十分的高贵。她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于是便丝毫没有顾及血缘亲疏和伦理关系,毅然决然嫁给了自己年长的舅舅。两年以后,正是她十八岁的花季年龄,公主便香消玉殒、悄然离世,至今史书和后世学者都对其具体的去世原因尚未定论(可能是因为近亲结婚)。

先来解释一下近亲结婚问题,契丹一族非常在意血统的纯正性,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皇室内部不是可以通婚而且必须通婚。萧绍矩,他是萧太后的侄子。而陈国公主,是萧太后的孙女,虽然差一代人,但是合乎契丹人的通婚守则,二人埋葬在一起也是有理可依,这也可以合理的解释为何二人会出现在同一个墓室当中。

黄金面具就和契丹人的丧葬习俗有关系了,契丹人是一个和大自然十分密切的国家,他们在草原上出身,在草原上长大,对大自然有着天然的敬畏,他们采取树葬。契丹人去世以后不会直接埋葬,而要把尸体放置在树上,让尸体自然风干。人去世以后,都希望自己即使死后也一样的安详,就像睡熟了一样平静美好。但因为树葬有诸多的不可控因素,可能有蚊虫甚至野兽鸟类的侵蚀,还避免不了风吹日晒和雨淋,一般有条件的贵族都会采用金面具和银制衣的做法。金属面具会雕刻出墓主人的大概容貌,让其在日后接受人们祭拜的时候依旧安详,银网络则可以收拢住尸体,不会因为停尸时间过长导致尸身散乱,这样便可以大大减少主人生前形象的损伤。另外一个说法是,面具是根据真人相貌模仿制作而来,契丹人认为:在保持生前容貌的前提下,能够下辈子让亲人一眼认出来。陈国公主墓中出土的这两具黄金面具和银丝网络不仅是最完整的,也是等级最高的。

黄金面具不光栩栩如生,设计也是十分的精巧。黄金面具有33个穿孔,通过这些穿孔和身上穿的银网络紧紧的联合在一起,与汉族的“金缕玉衣”相似。契丹的贵族在去世以后尸身也会经历几次的祭拜,金银加身既显高贵又可以保证形象的良好,一举两得。

综上,金制面具是身份的象征,可以保护尸身,维护皇家的尊严、体面。陈国公主的舅舅也是丈夫,并非乱伦而是当时成婚的一个血缘守则,葬在一起是夫妻同穴,天经地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507.html